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出处】李白《赠孟浩然》
 
【翻译】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鉴赏】
 
 孟浩然的高尚品格如同巍峨的高山,怎 么能仰望到它的顶峰,我们只能徒怀敬羡他美德之情。李白化用 《诗经》 典故以“高山”、“清芬”比喻借代,极言孟浩然高洁品格的不可企 及,抒发了作者对孟浩然不慕功名富贵的高风亮节的高度礼赞之情。
 
注: 高山句,《诗经·小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里借 喻孟浩然品格。揖,作揖,表示敬仰。清芬,以特征代品 格。
 
 
 
 
【原文】
 
《赠孟浩然》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鉴赏】
 李白这首赠给孟浩然的诗,不为格律所拘束,而追求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充分显示了诗人飘逸的诗风和潇洒的诗才。
 
首联即点题,直接抒发了自己对孟浩然的爱慕之情。“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自己对友人的敬爱,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因为他是天下闻名的风流人物。“风流”,是指孟浩然超凡脱俗的才华。“风流”两字是全诗的魂,也正是能令一代诗坛巨子敬仰的魅力所在,以诗人李白的文学才华,而能使他产生敬仰之情的友人实属凤毛麟角,而孟浩然却赢得了这种敬仰,足见孟的才华不同凡响。究竟孟的“风流”有何非凡之处呢?第二联中,“红颜”对“白首”,概括了友人从少年到晚年的生涯; “轩冕”对“松云”,写出了友人对入世与隐世的人生选择。入世,以友人的才华即能得到荣华富贵,但官场中的污浊,又使友人不愿同流合污,所以甘愿归隐到松树间、白云下的自然风光里,陶冶性情。两句突出表现了友人超尘拔俗的气节。
 
 第三联又从横的方面写了友人的隐居生活。“醉月”对“迷花”,勾画出了隐居生活的诗情画意。在皎洁的月光下,友人常常举杯邀月,沉醉在美好的精神境界中,或是在迷人的花丛间流连忘返。这里的“中圣”是借用了曹魏时徐邈的故事。徐嗜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中圣”即饮醉之意。“中圣”对“事君”,巧妙地表达了友人宁可在酒中沉醉,也不愿侍奉世俗的国君的人生态度。第四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再一次抒发了自己的敬仰之情。这两句与首二句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敬爱。同是写“敬爱”,首句是直抒胸臆,而尾句是用形象的比喻手法,烘托出更深层次的敬爱。诗人赞颂友人的品格如高山之巍峨,使人无法仰视其全貌。写到这里,诗人觉得用仰视两字已无法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爱了,那只好在此拜揖友人清远高雅的品格了。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自谦,同时把敬爱之情推向了高潮。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可可诗词网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名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①高山:指崇高的品格。②安可仰:不可企及。③揖:崇敬。④清芬:高洁的品格。

【释义】崇高的品格不可企及,只能表示深深的崇敬。

【点评】作者用这两句诗表示对孟浩然崇高品格的敬仰。

参考文献

李白《赠孟浩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