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天牛mountain longicorn bcetle柞树树干害虫之一。鞘翅目,天牛亚科,学名为Mallambyx raddei Blessig,别名栗山天牛,幼虫俗称哈虫。 形态 成虫长琵琶状,雌虫体长41~50毫米,雄虫体长37~45毫米。虫体灰黑色或棕灰色,密披黄色短绒毛。触角浅黑色,竹节状,雌虫触角长度与虫体相仿,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75倍。复眼之间有纵沟。前胸背板有不规则皱纹,两侧有齿状突起。鞘翅上绒毛稀疏,鞘翅后缘呈弧形,内缘角有尖刺。卵短椭圆形,有黄褐色胶状覆盖物。幼虫白色长圆筒状,稍扁,头部和前胸背板骨化,黄褐色,老熟幼虫体长62毫米,乳黄色,前胸宽大,背面方形。有3对细小胸足,腹足退化,仅现突起。腹部第1~7环节,背腹两侧生有粗糙的步跑点,是在蛀道内上下移动的工具。蛹长43~48毫米,黄褐色,复眼黑褐色。 习性 两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幼虫在木质部蛀道内越冬。6月间羽化,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静伏7天左右钻出,有趋光性。傍晚交尾,在小柞树下部或墩柞树皮缝中产卵,每产1~2粒,分泌胶状物覆盖。每只雌虫可产卵20粒左右。卵产下后约经两周孵化,孵化率约80%。初孵化的幼虫,先食害柞树皮层,然后向内蛀入木质部10月间蛀至根际或根茎交界处作室越冬,翌年3月下旬终止冬眠,开始活动,4月下旬以后在木质部蛀成不规则虫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排泄孔,排出黄褐色木屑和粪便。老熟幼虫钻至柞树基部作室化蛹。 分布为害 此虫在中国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省区均有分布。高山天牛喜欢在树株稀疏、光线较强的柞林中活动,在树干及其基部蛀食成孔道,破坏柞树组织,阻断营养和水分输送,使树势衰颓,叶形变小,使柞树枝干易被风吹折断,并易受雨水灌注、菌类滋生而腐烂,致使全株枯死。 防治 ❶在树丛内寻找新鲜粪便、木屑处的蛀孔用铁钩杀幼虫。 ❷用注射器从蛀口注入二硫化碳或二氯苯液,并用泥封口蒸杀。 ❸刮去蛀孔口粪便木屑后,将磷化铝颗粒(约0.075克)塞入孔内,以越深越好,再用泥封闭蛀孔口药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