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骨胳年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胳年龄

骨胳年龄

骨胳年龄(Skeletal Age)简称骨龄,是发育年龄评定法中最常用的一种。骨龄是由儿童少年的骨胳钙化程度与当地标准骨龄进行比较而得,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骨龄不仅能说明体格的大小,且能说明全身发育的成熟程度,并能反映出生到完全成熟过程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通过与标准骨龄的比较,结合全身其他发育表现,即可比时间年龄更准确地了解某个儿童的发育是否正常。
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摄片。通过观察儿童身体某一部位(如手腕)骨胳的骨(钙)化情况,如各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发育(包括骨块大小、外形的变化、关节面的出现等)以及骨骺和骨干的愈合过程,和当地标准骨龄比较,即可确知某个体儿童的骨龄。儿童生长发育有快有慢,骨胳发育也有提前落后,但总的骨化过程(包括每一个骨的变化顺序)却遵循着相同的规律,这就为利用X线片上的不同骨象判断骨胳钙化程度来确定骨龄提供了条件。
肩、肘、膝、踝、手腕、骨盆等部位均可用于确定骨龄。由于下肢足、膝部的骨化中心出生后出现较早,因此若估计一周岁以内儿童的骨龄则以足膝部为妥。股骨远端骨化中心,出现在足月胎儿出生前8至10天,可作为胎儿成熟的指标。国外许多学者用左侧躯体(包括手、足、膝、腕、髋、肘、肩)的继发骨化中心总数来推测5岁以下儿童的骨龄较为有效。一般髂嵴骨化中心出现在女子月经初潮后6个月内,坐骨结节和肩峰骨化中心也多在此时出现,另观察到某些骨胳的发育与月经初潮有密切关系。例如拇指内侧的种籽骨出现前不会发生月经初潮,只有在该种籽骨出现后10月~2年左右才有初潮出现。第二指骨末端干骺愈合则发生在月经初潮后(平均8个月左右),个别也有发生在月经初潮之前。因而可以此判断女性是否进入青春期。观察全身骨胳X线片作出全面估计虽较为理想,但既不方便又费人力物力,X线放射剂量也比较大,国际上已放弃使用,代之以手腕部X线摄片表示骨龄(图)。主要观察尺、桡骨远端骨骺部钙分,腕骨(包括头骨、钩骨、三角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月骨、豆骨、舟状骨)8个,掌骨5个,指骨14个,共计29个骨化中心。其优点是在较小的部位集中了多量的圆骨、长骨、短骨,集中反映了全身各类骨胳的生长及成熟情况,而且投照方法简便,X线损害也最小。


1. 第2指骨远端干骺愈合
2. 第2指骨中端干骺愈合
3. 第2指骨近端干骺愈合
4. 第2掌骨远端干骺愈合
5. 拇指内侧种籽骨
6. 第2掌骨近端
7. 第1掌骨近端干骺愈合
8. 大多角骨
9. 小多角骨
10. 头骨
11. 舟状骨
12. 桡骨远端干骺愈合
13. 钩骨
14. 三角骨
15. 豆骨
16. 月骨
17. 尺骨远端干骺愈合

手腕部X线片骨化中心和骨骺愈合示意图


制订骨龄标准的X线摄片。习惯用左手,掌面向下和底片紧贴,中指轴与前臂轴成直线,手指稍分开,拇指和食指成30。角。X机球管中心线正对第三掌骨头,球片距离应固定。
目前国际通用确定骨龄的方法有三种:(1)观察或计算各年龄手腕部骨化中心出现和骨骺愈合的数目,与当地各年龄的标准表进行比较。此法较简单,方便,但只能粗略地确定受检者的骨龄。
(2) 标准骨龄图谱法: 1937年,Todd首创利用各年龄儿童手腕部骨胳发育的X线片编成标准X线骨龄图谱,用来评价个体儿童的骨龄。此法经Greulich和Pyle多次修改制成GP图谱,成为目前最常用的骨龄评价法之一。GP图谱中男、女孩各有一套标准,每一张X线片代表一个年龄标准骨龄。使用时只须将未知骨龄X片顺序与图谱一一比较,找出发育程度最相近的图谱片,即可根据该片所代表的年龄确知骨龄。
(3) 计分方法: 在GP图谱方法的基础上,Pyle等人又对每块单个的手腕骨设计了骨龄。1954年Anderson对以上每个标准手腕骨的发育不同阶段打分,把所有骨胳的分数加起来就得到该年龄手腕骨的标准总分。Tanner-Whitehouse计分方法(简称TW计分法)正是以此方法为基础修改而成的。它成功地将生物现象转化成以数字方式表示的骨龄,适用于对个体的发育速度进行比较,减少了只用图谱方法进行比较中主观的成分,因而得到了比GP图谱方法更广泛的运用。
我国骨龄的研究最早始于梁铎(1937年),他对手腕骨化中心的出现进行了观察。解放后山东刘惠芳(1959)、上海顾光宁等(1962)、天津张乃恕(1963)、北京李果珍(1965)等先后观察并制订了中国人骨胳发育的标准及骨化中心出现和干骺愈合年龄表(见表)。1979年李果珍又制订了中国人的骨龄百分计数法标准,运用统计原理,确立了10个骨指征,各有自己的发育分期及相应分数(完全成熟时其总分为100分),原则与TW计分法类似。

手腕部骨化中心出现与骨骺闭合年龄表

部位项 目骨骺出现和闭合年龄




桡骨远端骨骺出现
桡骨远端骨骺闭合
尺骨远端骨骺出现
尺骨远端骨骺闭合
7月~8岁
17~20岁
6~11岁
18~20岁
7月~3岁
17~20岁
7~8岁
16~20岁

头骨出现
钩骨出现
三角骨出现
月骨出现
舟状骨出现
大多角骨出现
小多角骨出现
豆骨出现
初生~1岁
初生~1岁
2~6岁
3~7岁
5~7岁
4~7岁
4~10岁
10~16岁
初生~1岁
初生~1岁
2~4岁
2~5岁
4~5岁
3~5岁
3~5岁
9~14岁


掌指骨近端骨骺出现
掌指骨近端骨骺闭合
掌指骨远端骨骺出现
掌指骨远端骨骺闭合
1~7岁
15~20岁
1~6岁
15~20岁
7月~3岁
14~16岁
7月~2岁
14~16岁

(据顾光宁等,1962)


上海、辽宁、山西、北京等地的儿少卫生工作者用上述各种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儿童青春期骨胳发育进行了观察,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如发现:
❶同样时间年龄的女孩,其骨龄比男孩早2年。
❷月经初潮与骨龄的关系比与时间年龄的关系更密切,也比与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的关系更密切。
❸由于骨龄与月经初潮的密切关系,因而骨龄是预测月经初潮的较好方法(见“月经初潮年龄预测”条)。
❹骨龄有助于了解儿童身高发育潜力,对选拔运动员、演员等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北京某小学有一8岁女孩,身高140.2cm,似乎很有成为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前途,但根据手腕拍片结果,确定其骨龄已达12.7岁,接近当地月经初潮平均骨龄水平(13.5岁),其身高估计不会再增加很多,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尚待继续追踪观察1~2年后再决定。
❺骨龄在青春期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随访工作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骨龄作为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手段,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除了探讨骨龄与生长发育的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外,各地正在深入研究骨龄的长期加速趋势及其规律,并一致认为骨龄标准的制订和形态指标(如身高、体重等)一样,应当每10~20年制订一次新的标准,以便更好地反映当代儿童青少年的骨胳发育状况。
☚ 发育年龄评价法   身高预测 ☛
000182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