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骨科望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骨科望诊 骨科望诊骨科望诊是骨科检查法之一,以观察全身营养发育和局部情况。检查皮肤有无色泽、纹理异常、有无瘢痕、溃疡及窦道; 肢体有无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及其他异常等。检查背部及臀部时应充分暴露。每一检查应注意检查的原则和方法。检查中对正常功能位和休息位的了解,有助于发现畸形;对关节急性充液时的特殊体位的认识,可发现关节病变。描述时可分为上肢、下肢和躯干等加以记载。 爪状手 垂腕畸形: 见于桡神经损伤。由于腕伸肌瘫痪,不能主动伸腕。 平手或猿形手: 见于正中神经损伤。大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拇指伸直与其他手指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不能对掌。 指鹅颈畸形: 表现为掌指关节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过伸,远侧指间关节屈曲或伸直。此畸形系因手内在肌挛缩或作用过强所致,又称为手内在肌阳性征。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脑性瘫痪,臂丛神经损伤以及麻风等。 钮孔畸形: 表现为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伸直或过伸。见于手指近侧指间关节背面的中央腱束断裂。 锤状指: 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屈曲,不能主动伸直,见于手指伸肌腱远端断裂或撕脱骨折。 马德隆畸形 (Made-lung's deformity): 此病为先天性疾病。表现为尺桡骨远端间隙增宽,桡骨短,尺骨远端向背侧移位。 餐叉畸形: 见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桡骨骨折的远段向桡侧及背侧移位,且向背侧旋转,形成畸形。 肘内翻与肘外翻: 肘关节完全伸直并前臂旋后位时,前臂与上臂呈5°~15°的外翻角,又称携物角。女性的角度较男性者大些。当肱骨髁或髁上骨折形成错位愈合或在佝偻病患者,此角度可改变,如增大,即为肘外翻;如减小,即为肘内翻。 ![]() 钮孔畸形 ![]() 锤状指 下肢畸形 膝内翻: 又称“O”形腿,多见于佝偻病后或骨胳发育障碍不均。表现为大腿与小腿向外成角,当两足相并而直立时,两膝间距离明显加宽。 膝外翻: 又称“X”形腿,多见于佝偻病和髂胫束挛缩患者。表现为大腿与小腿向内成角,小腿偏向外侧,两膝相并、髌骨面向前方直立时,两内踝间距离增宽。 膝反屈: 正常膝关节可过伸5°~10°,如超过此限度即为膝反屈。多见于脊髓灰质炎后,也可能为先天性。 ![]() 膝内翻 ![]() 膝外翻 ![]() 膝反屈 足部畸形 常见于脊髓灰质炎后,也可为先天性、姿势性或外伤后的畸形,常见者有: 扁平足: 正常人站立时,足内侧呈拱形,即内侧纵弓下方可横放入一手指。扁平足者站立时,足内侧纵弓下陷消失,并呈轻度足外翻和外展状,跟腱亦向外偏斜。 垂足又称马蹄足: 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跟腱短缩。内翻足: 站立时仅以足外侧承重,跟腱向内倾斜。与垂足合并时称为内翻垂足或马蹄内翻足。 外翻足: 与内翻足畸形相反,足跟向外偏斜。 仰趾足亦称跟足: 站立时以足跟承重,前脚不着地。弓形足或爪形足: 前足下垂,足纵弓较正常高。 𧿹外翻: 表现为𧿹趾向外侧偏斜, 有时压在第二趾背侧,而第一跖骨内收,跖骨头内侧常有骨赘形成。 锤状趾: 表现为跖趾关节背伸,近侧趾间关节屈曲,且在趾背常有胼胝形成。常见于第二趾。 足部畸形 1. 扁平足 2. 垂足 3. 内翻足 4. 外翻足5. 仰趾足 6. 弓形足 7. 𧿹外翻及锤状趾 躯干畸形 斜颈: 由于胸锁乳突肌短缩而致。颈部旋转,下颌转向健侧,枕部转向患侧,常伴有面部不对称,患侧脸较小。 脊椎侧凸: 站立位检查后背时,正常人从第二颈椎到第一骶椎之间的各个棘突相连成一直线。如果中间的一些棘突凸向侧方即为侧凸。凸出最大的部位多为原发性侧凸; 另外在原发性侧凸的上下还有两个反方向的小型侧凸,为继发性或代偿性侧凸。畸形在卧位消失者为功能性侧凸,不消失者为器质性或结构性侧凸。侧凸往往伴有胸部不对称及双肩倾斜。 脊椎后凸: 正常脊椎胸段为生理性后凸,颈及腰段为生理性前凸。过度后凸或者正常的前凸段变为向后凸者,即为后凸畸形,又称驼背畸形。 ☚ 骨科检查 骨科触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