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碌1. 隆起的。俗语:“犁地不杀 ,地里抬下的骨碌。”2. 圆柱形的物品,如“木骨碌”。3. 量词,圆柱形物一根为一骨碌。俗语:“ 脧子一骨碌筋,扳肋巴十二根。” 骨碌ku213 lu滚动: 眼珠子~~转。一~翻起来。 骨碌三4179①名扁圆的器具。冀鲁官话。河北盐山。②名碌碡;石磙。东北官话。内蒙海拉尔〖 〗。③名跟头。冀鲁官话。山东淄博。《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狄婆子把素姐推了个~,夺过鞭子,劈头劈脸摔了几下子。」④动穿着衣服睡觉。冀鲁官话。山东淄博。《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九回:「只得去盖毡条,~到五更尽。」⑤动蹲。闽语。福建建瓯〖 〗。⑥量段;块。胶辽官话。山东烟台〖 〗。把刀鱼剁成一~一~的。也作「骨辘」:山东牟平〖 〗。一~木头‖你这一~忙么。   骨碌ɡūlu滚;翻滚 △ 一~翻下床去了|一~爬起来。 骨碌gūlu❷ 〈名〉滚动:一骨碌爬起来。 另见180页gǔ。 骨碌gūlu滚动。 【组词】骨碌一地︱骨碌好半天︱一骨碌爬起来 【例句】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 ❍ 它那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着,两只眼睛骨碌碌直转。 【辨析】“骨碌”可以重叠为“骨碌碌”,重叠后词义略有加重。 咕噜;轱辘;骨碌◉ 咕噜ɡū·lu 动 小声说话(多带不满情绪)。〈例〉他~了一声表示同意/ 她~着回答了些令人费解的话/ 他的道歉是~着说的,谁也没听清楚。〈近〉咕哝。 ◉ 轱辘ɡū·lu 也作“轱轳”。 ❶ 名 车轮子。〈例〉大~/ 他赶着胶皮~车出村去了。 ❷ 动 滚动。〈例〉油桶~远了/ 珠子~到床下去了。〈近〉骨碌。 ◉ 骨碌ɡū·lu 动 滚动。〈例〉~转动/ 皮球在地上~着/ 他一~从床上爬起来/ 你想上哪儿都行,你还可以一~爬到树上去,但你逃不脱枪炮的打击。〈近〉轱辘。 骨碌轱辘;沽轳;毂辘gū lu见[骨碌]gu lu。
骨碌轱逯;轱轳;毂辘gú lu;gū lu滚动。如:一堆钢球儿满桌上乱滚,有的还~到地上。 滚动 滚动滚(滚碌) 翻(翻腾;翻滚;翻滚滚) 掀腾 折腾 轱辘 咕噜 骨碌 颠扑 圆形东西的滚动:的溜溜 上下滚动:翻滚 滚翻 滚沸 云、水等上下翻动:翻涌 掀涌 向上翻滚:涌动 悬空翻腾:悬腾 震荡翻腾:震腾 在浪中翻腾:跃浪 翻腾的样子:滚滚 翻翻 旋转翻滚的样子:衮衮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滚动) ☚ 转动 旋转 ☛ 骨碌碌(lu)(1)〈动〉滚动;翻滚。 《醒》十七: 晁源一~跳将下来。 <异>磆碌。𥑮碌。箍轳。谷碌。硲碌。 《金》五一: 走向前,一个泼脚撇翻倒,两个就磆碌成一块子。又七九: 听见来了,慌的 碌扒起来,向前替他接衣服。 《醒》九: 晁大舍一箍轳扒起来,提上裤,趿了鞋,跑着往外。又六三: 素姐大怒,一谷碌爬将起来。又七四: [龙氏]一硲碌跳起床来。 (2) 〈动〉和衣而睡。 《聊·禳》九: 只得去盖毡条,~到五更尽。 <异>骨轮。《聊·富》十三: 着两个丫头一闹一个五更尽,才歇下还骨轮𣋝子,才打了一个盹。 (3) 〈形〉形容滚动的样子。 《聊·寒》八: 戴着一顶破帽,忽被一阵风刮去,~就滚。 (4) 〈名〉跟头;跤。 《醒》四八: 狄婆子把素姐推了个~,夺过鞭子,劈头劈脸摔了几下子。‖<方>今山东济南、青岛、桓台、阳谷、菏泽话有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