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田岭 骑田岭古代越人与中原民族交通的古道之一。在今广东连山通往湖南郴州的骑田岭上,是秦以前南越、西瓯、骆越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军进攻岭南的五个要道之一。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这一古道基础上扩筑“新道”,加强与岭南的南海、桂林、象郡的联系。 ☚ 大庾岭古道 北江水道 ☛ 骑田岭 骑田岭属南岭山脉,为五岭之一。在湖南省南部,绵延于郴县南部、宜章县北部和临武县东北部以及桂阳县东部边境。主峰二尖峰海拔1654米。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平头寨、天湖岭、十八归、曾家背、天地岭等。山体岩性为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主要矿藏有钨、铅、锌、锑等。植被以松、楠竹、油茶为主,山顶多灌丛。宜章县有骑田岭林场,郴县有仰天湖奶牛场及林场多处。气候南暖北凉,差别明显,为湘江支流耒水和北江西源武水分水岭。 ☚ 桂岭 瑶岗仙 ☛ 骑田岭 骑田岭属南岭,为五岭之一。《水经注》: “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秦名阳山,汉、晋以后又称上岭山、黄箱山、腊岭、桂阳岭、黄岭山、折岭等。在湖南省南部,绵亘于郴县南部、宜章县北部和临武县东北部以及桂阳县东部边境。主峰二尖峰海拔1654米。平头寨、天湖岭、十八归、曾家背、天地岭等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矿藏有钨、铅、锌、锑等。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松、杉、南竹、油茶为主。宜章有骑田岭林场,苏仙区有仰天湖奶牛场及林场多处。气候南暖北凉,差别明显。为湘江支流耒水和北江西源武水之分水岭。附近之折岭关,向为湘粤通道。京广铁路等经过东麓。 ☚ 武陵山 都庞岭 ☛ 骑田岭 骑田岭五岭之一。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宜章、郴县2县之间。为湘江支流耒水和珠江水系北江西源武水分水岭。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主峰骑田岭海拔1510米,在郴县西南。附近折岭关,为湘、粤通道。京广铁路从东侧通过。 ☚ 萌渚岭 大庾岭 ☛ 骑田岭一名腊岭,又名上岭山、客岭山、黄岭山,为五岭之一。在今湖南宜章、郴县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