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骑兵鞍马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陵墓雕塑 > 騎兵鞍馬俑 騎兵鞍馬俑 qíbīngānmǎyǒng 陶俑。秦始皇陵兵馬俑之一。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東側二號俑坑出土。騎兵高一·八米,陶馬長二·○三米,高一·七二米。兵俑立于馬左前方,右手下垂,執馬繮,左手上提,似提弓;身穿短裙,外套聚身鎧甲,腰束革帶,足蹬皮靴,頭戴赭色圓形介幘,裝束輕捷,矯健有力。馬俑背置鞍,頭套銜轡;雙耳短促,尖如削竹,方頭大眼,口張鼻圓,腿長臀肥,胸肌飽满;馬尾編爲細辮,勁健有力。現藏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秦始皇陵挖掘的鞍马俑共116匹,均出自二号俑坑。4匹马一组,12匹一列,9列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骑兵阵,甚为壮观。 骑兵鞍马俑 这组俑,骑兵高1.80米,鞍马高1.72米,长2.03米,据秦简《秦律杂抄》记载,秦国挑选战马和骑兵非常严格,马高(从髻甲到地面)必须超过5尺8寸(1.33米),骑兵也必须从士兵中优选。实际测量结果表明,秦俑坑出土的坐骑俑通高1.72米,至髻甲高1.33米,与秦简的记载大体相符; 骑士俑也都是1.80米以上的彪形大汉。可以看出,骑兵鞍马俑完全是仿照秦国骑兵塑造的,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秦国铁骑的雄威。 这件骑兵俑,高大结实,呈立正姿势站在鞍马之左,身着战袍、齐腰甲,右手牵马,左手提弓(已朽),为实战装束。这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已处临战状态,他依然那样沉着、坚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战士身旁的骏马骠肥体壮,筋骨内含,双目圆瞪,耳如批竹,昂首嘶鸣。作者通过骑兵、战马一静 一动的对比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有呼之欲出之感。秦代匠师在整体设计的种种制约下,在进行类型化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 ☚ 跪射俑 马踏匈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