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财政支出中用于发展文教、科学、卫生、体育及广播电视事业等费用的总称。包括文化、文物、出版、教育、科学、卫生、通讯和广播、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以及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的干部训练事业。清代后期,四川文教经费支出少,1905年废科举、办学堂以后有所增加。民国初期财政拨付的文教经费只占财政总支出的2.6%。防区制时期,省财政空虚无款拨给。1935年川政统一后,恢复财政拨款,1940年~1945年省级文教经费支出57939万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5.6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地方财政用于这一类的支出逐年增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50年的13%上升到1978年的21.3%。1995年达到791111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28.5%。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中医、公费医疗、体育、 档案、地震、海洋、通讯、电影电视、计划生育、党政干部训练、自然科学、科协等项事业的经费支出和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中国中央财政此项支出为1991年83.79亿元,1992年90.84亿元,1993年103.5亿元,1994年138.60亿元,1995年146.98亿元,1996年161.60亿元,1997年186.39亿元,1998年241.88亿元。地方财政此项支出为1991年624.21亿元,1992年702.12亿元,1993年854.22亿元,1994年1139.58亿元,1995年1320.08亿元,1996年1542.65亿元,1997年1717.20亿元,1998年1912.50亿元。2000、2004、2005年分别为2736.9、5143.7、6060.8亿元。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预算支出中用于举办或补助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经费支出。它不包括国家预算用于发展这些事业的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用于经济部门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经费和干部训练费,以及企业、部队、群众团体、个人举办的各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经营的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是各项事业中最大的一项。我国农村财政中的县财政、乡镇财政预算中很大一部分财政支出都是以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的,对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事业有很重要的作用。 ☚ 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国家预算拨款用于发展或补助文化、教育、科学和卫生等部门的经费。包括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中医、公费医疗、体育、档案、地震、海洋、通讯、广播电影电视、计划生育等事业费。但不包括国家预算用于这些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和各经济部门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经费及干部训练费。由于科研事业费全部拨交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统一管理,原预算支出科目中也相应将“科学事业费”划出单设一类。“类”下设自然科学、科协和社会科学事业费三“款”。文教科学等事业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家预算安排的资金每年增长幅度都略高于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保证其资金需要。 ☚ 城镇青年就业经费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