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骆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骆驼

骆驼

抒情诗。郭沫若著。发表于1956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诗中歌颂了在沙漠中引导旅行者从黑暗走向黎明的骆驼形象。骆驼在暴风雨到来时,昂首天外,给旅行者以“生命”“信念”和“温暖”,使旅行者战胜艰难险阻。骆驼引导旅行者来到了春风吹醒了的绿洲,“无边的漠地化为了良田”。当天边火云弥漫,眼看就要威胁芳草和甘泉时,骆驼又引导着旅行者向未来进军。全诗把丰富的想象倾注于贴切的艺术形象描绘之中,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自然地体现出不断革命的主题,是诗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篇代表作。

☚ 白兰花   金色的海螺 ☛

骆驼

骆驼

散文。梁实秋著。收于1970年7月台北大林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秋室杂文》。写作者在动物园里看骆驼后的感受。文章描写那头关在栏里的骆驼,周围一片冷清,无人观赏,驼毛脱落,皮肤上露着血痕,垂着头,喘着气。作者认为,它扮演的是一个悲剧的角色。而在“我”心目中的骆驼却是另一番景象:当一群驮煤的骆驼队出现在家乡时,便跪下来给人卸货。它在长途跋涉中食的是苦草荆棘,喝的是脏水,忍饥耐苦,默默地劳作。作者说,当今世界人们喜爱豢养善解人意的哈巴狗,而把骆驼当作蠢物,甚至要把它淘汰,从而发出“人何以堪”的感叹。全文借物抒情,歌颂“任重而道远”的为人们做出无私奉献的骆驼精神,并通过哈巴狗与骆驼的对比,以讽世态人情。

☚ 左手的缪思   秋室杂文 ☛
骆驼

骆驼

孟晋云、阮枕风等著。1933年7月天津沙漠社出版。列入《沙漠丛书》。

☚ 春宵集   创作小说选第一集 ☛

骆驼

 人们初次看见骆驼,对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感到恐惧和震惊,纷纷逃走。过了一些日子,人们发现骆驼性情温和,便敢于接近它了。不久以后,人们又认识到这种动物一点脾气也没有,就瞧不起它,给它套上辔头,叫孩子们牵着走。
 这故事是说,接近事物可以消除对事物的恐惧。


 ——《伊索寓言》(同上)


 这则寓言以人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展开情节。如果人们第一次见到对其一无所知的庞然大物骆驼,首先产生的往往是惊慌恐惧,甚至会“纷纷逃走”,至少也会疑惑不安, 因为经验告诉人们,动物界的许多庞然大物,如狮子、老虎之类,无不凶猛异常。但是,在实践中,人们逐步了解骆驼并不可怕,它性情温和,于是,人们一步步从“恐惧和震惊”、“纷纷逃走”到“敢于接近它”,最后,“认识到这种动物一点脾气也没有”,甚至“套上辔头叫孩子们牵着走”。也就是说, 人们是在实践之中对骆驼这样的庞然大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寓言通过人对骆驼的认识过程,形象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道理。寓言告诉人们:“接近事物可以消除对事物的恐惧。”这个道理对认识大千世界的各种事物都具有指导意义,即使是认识很抽象的事物(如社会改革)也同样适用。
 这篇寓言,用了强烈的纵向对比手法。起初,人们的表现是“恐惧和震惊”、“纷纷逃走”,真是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当逐步发现骆驼性情温和时,便又“敢于接近它”,变得较为从容了。最后,甚至给骆驼套上了辔头。最妙的是骆驼被“孩子们牵着走”,真可谓点睛之笔。初次见到骆驼而纷纷逃走的大人和敢于牵着它走的小孩子,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对比异常强烈。正是这一对比,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寓言中所包含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骆驼4557驼子;驼背。吴语。江苏常州、宜兴、溧阳。旧称翰林。北京官话。北京。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都人谓翰林为~。」陀螺,木制儿童玩具,用鞭打可使它在地上转。吴语。浙江金华岩下〖〗。比喻不被打骂不行的人。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骆驼luòtuo

哺乳动物,背有驼峰,蹄底有肉垫,耐饥渴和高温,能在沙漠中长途负重行走。

骆驼luòtuo

〈名〉哺乳动物,身体高大,背上有峰,适宜沙漠行走,供骑乘或运货,是沙漠地区的主要力畜。

骆驼luo·tuo

一种高大的哺乳动物,背上有驼峰,耐饥渴,能负重,善在沙漠中为人驮运:~不会走山路|祥子牵来几匹~,把它们卖给了别人。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駱駝科 > 駱駝
駱駝  luòtuo

省稱“駝”,亦作“駱駞”,亦稱“橐駝”。其稱始見於秦漢典籍。駱駝科。豢養或野生。性温順,耐饑渴。體大、頭小、肢長。毛褐或赤。反芻,食粗草與灌木。背負肉峯,有單、雙之别;内儲脂肪,以備饑耗。偶蹄,蹠甚厚有彈力,宜于履沙。尤善負重致遠,被喻爲“沙漠之舟”。我國多爲雙峯駝,分佈於西北地區。《山海經·北山經》:“虢山……其獸多橐駝。”郭璞注:“橐駝,有内鞍,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其負千斤,知水泉所在地。”漢·陸賈《新語·道基》:“夫驢、騾、駱駞……山上水藏,擇地而居。”《後漢書·梁懂傳》:“慬等出戰……乘勝追擊,凡斬首萬餘級,獲生口數千人,駱駝,畜產數萬頭,龜兹乃安。”《元朝秘史》:“將俺地面所產駱駝、手段子、鷹鷂,常進貢皇帝。”清·賽音布《杜曉峯出塞》詩:“嘯陰山鬼過,叫月野駝歸。”按,今已探明駱駝耐渴之謎。其體温晝夜迭變,逾六度之多,日可節水四升。且耐脱水能力甚强,可達體重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不危及生命。此皆其他動物望塵莫及。過去所傳,駝體内具“貯水囊”、“水脬”者,實誤。

骆驼【同义】总目录


骆驼山驴三庐山精
骆驼

其貌不扬,储能丰富。又称“沙漠之舟”等。寓意持久,耐力,负重道远,也寓意孤僻,节制,慎独,痛苦。

字数:50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大象   猴子 ☛
常见兽

常见兽

大象:象(赤~;巨~;印度~;非洲~)豫 大客 牙兽 封兽 江猨 伽那 钝公子
犀牛:犀(~角;印度~)
雌犀牛:
骆驼:驼(橐~;明~) 鸣駞 山驴王 马肿背
成队的骆驼:驼队
传说能日行千里的骆驼:风驼
狐:狐(狐狸;~仙;赤~;白~;玄~;银~;草~;丰~;封~;大~)大仙 阿紫
黑狐:元模
狸:狸(狸猫;花面~) 貉(貉子;小~) 山猫 豹猫 野猫 青猺
獭猫:獭(水~;海~)
旱獭:鼧鼥
獾:獾(狼~;鼬~) 猸(猸子;白~)
猪獾:沙獾
羚羊:灵羊
豪猪:豲(豲貐;豲猪;豪豲;帚豲) 貆(貆豪) 豪豨 豪彘 猪都 豕苗猪 鸾猪 狟猪 鸾猪 山猪 蒿猪 白豪
黄鼠狼:鼬(鼬鼠;黄鼬) 狌 鼪 黄皮子 黄竹筒

☚ 猛兽   其他兽 ☛
骆驼

骆驼

人称“沙漠之舟”。由于它的坚韧,耐劳,执著的寻找绿洲,被作为负重致远,困难中的信心和希望的象征。

☚ 马   蚕 ☛

骆驼camel

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体躯高大,毛褐黄色,头小颈长。重睑。耳短,上唇延伸并有唇裂。四肢细长,各足具两趾(第三、四趾),宽大如盘,趾端具指甲状蹄跖有厚皮,适于沙漠上行走。背上有1或2个驼峰,内贮脂肪。胃3室,反刍。性温顺。食草及灌木。能在沙漠中负重远行。每年1~4月间交配,妊娠期约12个月,每胎1仔。寿命约30年。共有2种:
❶单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体型大,肩高可超过2m以上,驼峰单个,原产于北非和亚洲西南部,早为人类驯化,已无野生种;
❷双峰驼(C. bactrianus),体型较小,驼峰2个,产于中亚、中国和蒙古,约公元前800年前被驯化,现野生者稀少,为中国一类保护动物。上述两种可驯化役用作驮、骑,毛、皮、肉亦可利用。

骆驼

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的一种。体型高大,一般体长约3m,肩高约2m,体重约500kg;背上有1~2个驼峰,内贮脂肪;四肢细长,脚下仅有第3、4趾,胃分3室,反刍。野骆驼栖息于荒漠中的灌丛地带,常结成5~10头小群,较大的群可达20~30头。每群由1头健壮的雄驼率领,昼夜间游移可达数十公里,季节性迁移可达数百公里。行走速度每天60~80 km。能嗅出10 km以外的水源。分双峰驼和单峰驼2种。双峰驼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驯养,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1仔,2年后可独立生活。寿命30年。中国1998年骆驼存栏33.5万头。

骆驼

骆驼

产于苏尼特左旗。该骆驼体型大、毛质好,具有耐干旱、抗风沙、耐苦负重等特点,有“沙漠之舟”之称。骆驼的全身都是宝,驼毛产量高,不仅是国内高档纺织原料,而且是传统出口商品;驼皮是皮制服装、皮鞋的上乘原料;驼肉热量高,可与牛肉相媲美;驼掌、驼峰、驼鞭更是名贵的滋补药品驼骨是制作骨胶、骨粉及工艺品的理想原料;驼奶中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丰富,可以人畜共用。

☚ 蒙古马   驯鹿 ☛
骆驼

骆驼luotuoCamel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和内蒙古;中亚细亚等地也有分布。我国现尚有少数珍贵的野生双峰驼,体较大,四肢较短。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骆驼除可被用作驮、骑外,还可拉车,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毛、皮、肉、乳、粪等也均可利用,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得力运输工具。近年,还用作耕地、拉耙打草和拉机钻井等。


图450 骆驼
1.双峰驼 2. 单峰驼

☚ 野猪   野骆驼 ☛
骆驼

骆驼Luotuo

偶蹄目骆科动物,素有“沙漠之舟”之称。头小,耳尖,体大,尾短。身高常超过2米。适应于沙漠生活,它们的四肢细长,脚具二趾(即第三、四趾),在蹄下面有很厚实的胼胝状肉垫,能承受其体重而不致陷入沙内。眼有双重睫毛,耳鼻都可紧闭,从而可以遮挡风沙。胃分为三室,在瘤胃和网胃上附有许多水囊,因此耐干渴。背上常有一个或两个瘤状的肉峰,称为驼峰,其内贮存有大量的脂肪,大约相当于全身脂肪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些脂肪的代谢来产生能量和水分,以维持其生命。此外,它的排尿量很少,一天最多只排一升左右。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还常将自己的呼吸频率降低,出汗也很少,在鼻腔中还具有吸收呼吸气体中的水分的结构。这些特点都保证了骆驼具有极强的耐渴本领。经实验发现,它可以持续不饮水而生存21天;并且还能走上几百公里的道路。一般在冬季交配,妊娠期约一年,每胎产1仔,4—5岁时达到性成熟。一般寿命可达35—40岁。


常见种类有双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和单峰驼(Camelus bactrianus)两种。双峰驼的背上具有两个驼峰,野生种类仅分布于亚洲的戈壁沙漠之中,在我国的青海、新疆、甘肃一带都有分布的记录,现在种群数量极小,已处于濒危状态,因而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单峰驼的背上仅有一个驼峰,野生种类原产于非洲,现在野生种已经灭绝,但经人们驯化的单峰驼仍然生存在北非、阿拉伯及北美的沙漠地带。经过驯化的骆驼是沙漠环境中很好的交通工具。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它就已经成为我国通向西域各国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在一些边远地区,骆驼仍是一种重要的役用家畜。
☚ 马   长颈鹿 ☛

骆驼

反刍家畜。头小、颈长,体躯大,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以挡风沙。脚底有肥大肉垫,适于沙地行走。嗅觉灵敏,能嗅1500米外水源。背上有一或两个肉峰,内蓄脂肪,胃内附生20—30个水脬,可贮水,故耐饥渴。食粗草及灌木。能载重300—400公斤,日行百里,号称“沙漠之舟”。寿命约30年。其肉、乳、皮、毛亦可利用。单峰驼分布于阿拉伯、印度及非洲北部;双峰驼产于中国及中亚细亚。亦有野生者。

骆驼

骆驼

有单峰、双峰两型。甘肃主要是双峰驼,数量不多,分布在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区。著名的甘肃地方品种有双峰驼。据考证甘肃河西在青铜器时代就有骆驼,约4 000余年前开始驯养,甘肃河西地区是骆驼驯化基地之一。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养驼业逐步发展,到东汉、唐代数量剧增。清至民国时期,甘肃养驼业日趋衰落,1949年仅剩4. 2万峰。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养驼业重新发展,数量逐年增加。到1980年达6. 74万峰;此后,又开始下滑,1998年存驼2.24万峰。

☚ 马   羊 ☛

骆驼

Bactrian camel


骆驼

came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