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雅可夫斯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Mayakefusiji俄罗斯诗人。父亲是林务官。诗人童年时代阅读过大量俄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190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从事宣传工作,曾三次被捕,在狱中开始尝试写诗。1911年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 受未来派诗人、画家影响,他最早的诗描写色彩斑驳的城市图画,片面追求标新立异, 但不可否认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富有社会意义,如《穿裤子的云》,反映着诗人对资产阶级艺术及宗教制度的不妥协的抗争, 预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十月革命是诗人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他从艺术之宫走向战斗的街垒, 起义士兵与革命群众高唱着他的诗“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谱成的歌攻打冬宫。《向左进行曲》更是一首著名的革命战歌, 它鲜明地反映了苏联人民保卫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 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几年里,诗人的诗歌创作数量众多,不仅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逐渐克服了他早期作品中过分雕饰、词汇暗涩、字句难懂的弱点。最出色的短诗《开会迷》,以极尖锐、辛辣的语言,夸张、讽刺的手法, 生动地描绘了苏维埃国家机关工作整天沉湎于争论不休、议而不决的会议中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僚主义、事务主义作风的愤慨。长诗《列宁》, 以宏伟的气魄,塑造了不是凌加于群众之上,而是与人民水乳交融、既平凡又伟大、对人民无限忠诚、是人不是神的列宁的光辉形象, 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对列宁的敬仰、爱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首诗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作。长诗《好》是他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所作,也是他另一篇代表作,歌颂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斗争中诞生、成长和欣欣向荣。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溃疡不能容忍, 凡旧世界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和现实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如吹牛拍马、走后门、压制民主、消极怠工,等等,都在他的揭露批判之列。火辣辣的诗篇,对我们今天仍有着深刻的教益。他的诗歌构思新颖,格调铿锵,他还创造了将一个诗句分成若干小段,形成“楼梯式”排列的新的诗体,这样既可使读者正确地划分语段, 读出诗的明确、有力的节奏,又充分发挥了音乐在诗歌中的性能,特别适宜于朗诵。 ☚ 高尔基 法捷耶夫 ☛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俄罗斯诗人。生于 一个林务员家庭。童年自由自在,高加索壮丽的自然景致唤醒了他身上诗的感情。 ☚ 高尔基 比安基 ☛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苏联诗人。早期诗作具有鲜明的未来主义的印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写了大量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作品。长诗《穿裤子的云》,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否定和不妥协的抗争精神。1917年,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十月革命后,在工人群众的集会上发表演说、朗诵诗歌,进行革命宣传鼓动工作。1919年至1922年间,他参加俄罗斯电讯社(简称“罗斯塔”后改称“罗斯社”)工作,和一些诗人、画家合作出版一种配有短诗的宣传招贴画“罗斯塔之窗”。后期创作了《开会谜》、《好!》、《列宁》等著名诗作。为发展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俄国文学家,早期的创作以未来主义风格出现,他认为传统的文学形式和流派属田园社会的过时表达方式,是脱离现代社会的。因而表达20世纪的实质 (机械化、城市化等) 需要新的形式。后又从事先锋派作品的创作。如剧本《马雅可夫斯基的悲剧》、诗集《穿裤子的云》、《脊柱横笛》等,都旨在抨击资产阶级社会并以自我表达为目的。1917年后,他发现了未来主义对布尔什维克革命和新社会的自然作用。他热情生动地宣传新颖的革命思想,致力于诗歌的非诗化,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如《宗教滑稽剧》、诗《一亿五千万》等都成了革命的经典之作。长诗《列宁》、《好!》也是其著名作品。 ☚ 马林诺夫斯基 马德拉斯博物馆 ☛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诗人。生于格鲁吉亚一林务官家庭。中学时即参加革命活动,曾多次被捕。其革命前诗歌的基本主题是对资本主义的抗议,在艺术上受西欧未来派影响较大,成为俄国未来派倡导者。艺术上的刻意求新,形式主义倾向以及革命的激情混合在一起,表现在长诗《穿裤子的云》、《竖笛》、《人》等早期创作中。十月革命后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写了革命抒情诗《向左进行曲》,短剧《宗教滑稽剧》等。1919~1922年间,为 “罗斯塔之窗”工作,作了大量宣传画和政治鼓动诗。20年代是创作的高峰期,连续发表了优秀长诗《列宁》(1924)、《好!》 (1927)等,成为苏维埃诗歌的经典作品。前者是一首长篇颂歌,写于列宁逝世不久,由序诗和三个部分组成,以火热的诗句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将苏联工人阶级、党与列宁的历史性作用做了有力的表述,热情赞美列宁是“最富人性的人”。其他著名作品有讽刺剧《臭虫》与《澡堂》,讽刺短诗《开会迷》、《拍马者》;抒情长诗《我爱》、《关于这个》等。长诗《放声歌唱》 (1930) 总结了诗人的创作经验,表达了新的美学思想。他是诗歌艺术与语言的革新者,采用大众语言和现代词汇,追求鲜明的节奏感,发展了 “楼梯诗” 的形式。其诗歌对各国进步诗人有广泛的影响。后因文艺派别斗争和个人思想矛盾而自杀。 ☚ 帕斯捷尔纳克 叶赛宁 ☛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Маяковский,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苏联俄罗斯诗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者。1893年生于格鲁吉亚。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参与革命活动,190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曾三次被沙皇政府逮捕,1910年获释出狱。宣称“我想搞社会主义艺术”,从事诗歌创作,而离开党。其创作主题是革命地改造现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1912年起参加文学团体“未来派”。在诗歌形式上吸收未来主义手法,诗歌观点也受未来主义影响。有的作品,如《穿男装的云》,形式上不易理解。十月革命期间,参加起义队伍并热情创作。1919—1922年在《罗斯塔之窗》(“俄罗斯通讯社之窗”)工作,创作了大量的画和配画诗。1922年未来派分裂,一部分人成立“左翼艺术阵线”,他是成员之一。1925年与该阵线决裂。1929年他又组织了一个新的文学团体“革命文艺阵线”,目的是要与不问政治的现象作斗争。20年代前半期创作了长诗《列宁》,倾注了对革命领袖和十月革命的热爱。192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10周年创作长诗《好》。歌颂社会主义。1922—1929年先后9次出国,到欧美一些大城市访问,这期间所创作的诗歌主题深刻,题材拓宽,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主义倾向更加强烈。20年代后半期,周游全国,到工农兵及学生中为其写作和朗诵诗。后期创作剧本《臭虫》和《澡堂》,讽刺市侩主义和官僚主义。1930年加入“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是年组织了“20年写作展览会(1909—1929)”。为配合这个展览会,他写了最后一部长诗《喊出最强音》,对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作了总结。1930年由于种种原因自杀身亡。 ☚ 帕斯捷尔纳克 法捷耶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