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球

马球

一种骑在马上,持棍击球的体育活动。唐宋时,军中、宫廷乃至民间都十分盛行。马球,据考证至迟出现于东汉,当时亦称“击鞠”。唐宋称“击球”、“打球”。所用的球,用质轻而坚的木材制成,中间掏空,外涂以色彩或加雕饰,大如拳。诗文中常称以“珠球”、“画球”、“七宝球”、“彩球”等。球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诗文中常用“月杖”、“画杖”加以形容。球场贵坚实平滑,设球门。击球者分两队,着不同服饰,骑马共争击一球。唐代,马球运动是宫中主要的体育运动,自高祖起,大多数皇帝都爱好马球,上之所好,下乃成风。唐代还以马球作为军事训练的一个项目。《唐语林》载:“开元天宝中,上(玄宗)数御观打球为事……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然打球乃军州常戏。”当时,女子也喜爱马球,五代后蜀花蕊夫人有《宫词》云:“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登柳腰柔。”唐代还有“驴鞠”,是骑在驴背上持杖击球。女子击球,一般以骑驴步打为主,唐王建《宫词》有云:“寒食宫人步打球。”宋代,马球与驴鞠都有,当时人称马球为“大打”,驴鞠为“小打”。(见《东京梦华录》)宋人亦以马球训练军队。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九载:“军中打球之戏,则以杖拂球,使之驰走,而用快马逐之。尚存鞠域之法。”唐白居易有《柘枝词》云:“将军拄球杖,看按《柘枝》(舞名)来。”即写将军击罢马球,来看歌舞。

☚ 投壶   围棋 ☛

马球

是唐代军中乃至民间盛行的一种体育游戏,大约是唐初从西藏直接传入。程大昌《繁演露》卷九载:“军中打球之戏,则以杖拂球,使之驰走,而用快马逐之。尚存鞠域之法。”《唐语林》载:“开元天宝中,上(玄宗)数御观打球为事……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然打球乃军中常戏。”因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的游戏,故又称为“打球”、“击球”、“击鞠”等。所用的球,用质轻而坚的木材制成,中间掏空,外涂以色彩或加雕饰,大如拳。诗文中常称以“珠球”、“画球”、“七宝球”、“彩球”等。球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诗文中常用“月杖”、“画杖”加以形容,球场贵坚实平滑,设球门。击球者分两队,着不同服饰,骑马共争击一球。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球歌》写球飞如“星从月下流中场”,唐朝皇帝几乎都酷爱此戏。上行下效,不仅达官贵人、藩镇守将、豪侠少年、就连文人学士、宫女妓妾,也有习此伎的。王建《又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说:“十对红妆伎打球,”后蜀花蕊夫人《宫词》说:“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女子打球以骑驴步打为主,王建《宫词》就有“寒食宫人步打球”的诗句。马球自唐代各朝皇帝的嗜好和提倡盛行起来后,延续相传至宋、金、元、明,清初趋于消亡。

马球Polo

球类运动。球场长方形,运动员骑马以杆击球入对方球门,进球多者为胜。起源于波斯,后在亚洲流行了几个世纪。1878年由驻扎在哈利法克斯的英国卫戍部队军官传入加拿大,后在加拿大西部流行起来。到1889年,英国卫戍部队和英国海军每周都要在维多利亚举行比赛。艾伯塔是当时的马球活动中心。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卡尔加里、弗莱里弗、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先后成立马球俱乐部。1903年,多伦多举办首届加拿大国际马球锦标赛。1905年,海里弗队获加拿大赛和美国赛的冠军。20年代~30年代,温哥华、维多利亚、坎卢普斯、不列颠哥伦比亚和卡尔加里是加拿大西部马球大本营,蒙特利尔在东部居于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球运动在加拿大几乎绝迹。50年代初,马球运动在温哥华、维多利亚和卡尔加里再度流行起来。60年代,艾伯塔省南部的几家俱乐部联合组建了卡尔加里马球俱乐部,是目前加拿大最强大的马球组织。西部的马球比赛一般都是同来自美国的球队进行。多伦多最流行的是场地马球或室内马球。

马球

古称“打球”或“击鞠”。塔吉克族体育活动。我国塔吉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教派,信教前就已有马球运动。此后,曾受到一些限制,马球运动虽不普遍,但未停止,每10年还举办一次打马球活动。塔什库尔干县城北面至今仍保存着马球场的遗迹。

马球

蒙古、达斡尔等民族的一种传统马上游戏和运动项目。史称 “击鞠”、“蹴球”、“击球”。一说来自西藏,一说唐初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时称“波罗球”。始盛于宫廷,后在诸王贵族、纨袴子弟和军队中相习成风,宫人亦有能击者,嗣后便风靡全国。至宋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中国古代吐蕃、契丹、女真等民族均有之。游戏者“各乘所常习马,手持鞠仗。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共争击一球”。“球状小如拳”。以草原、旷野或宽阔街衢为场地, “球场一端立双框,置板,下开一孔为门,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网者为胜,或场地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击,各以入门为胜”,或“凡三筹毕”。蒙古族于传统的 *那达慕大会时,多举行马球比赛,深受群众喜爱。马球运动在国外也有悠久的历史。今国内外正式比赛,每队四人,前锋、后卫各二,每场八局,共约一小时,规则与足球类似,惟场地较大。球的直径约8.3厘米,重150克左右,一般用藤竹根制成,球棍木制成“T”形,以攻进球多者为胜。

马球

马球

也称击鞠、打球或击球等。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由波斯传入中国,在唐代盛行全国。《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胡三省注载有击球程序: “凡击球,立球门于球场,设赏格。……各立马于球场之两偏以俟命。神策军吏读赏格讫,都教练使放球于场中,诸将皆駷马趋之,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其余诸将再入场击球,其胜者得第二筹焉。” 《封氏闻见记》载有景龙(707—710)年间吐蕃与唐朝大臣赛球的情景。当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也上场,“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表现尤为出色。陕西长安县唐韦洞墓出土有打球俑群,乾县唐章怀太子墓有打球图,打球者均骑马执杖,奔驰于球场。可见当时打马球之盛。唐代宫廷已有女子“击球”,称“驴鞠”。据《东京梦华录》,宋代骑驴击球称小打,骑马击球称大打。马球也是古代军队训练的主要项目。陆游《冬夜闻雁有感》曰:“军中战罢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球场日打球。”这里写的是宋军在梁州(今陕西汉中市一带)球场打球的情景,骑的是洮州(今甘肃临潭一带)骏马。《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又有“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的描述,于此可见当时军中打球的盛况。

☚ 蹴鞠   捶丸 ☛
马球

马球

也称击鞠、打球或击球等。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由波斯传入中国,在唐代盛行全国。《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胡三省注载有击球程序: “凡击球,立球门于球场,设赏格。……各立马于球场之两偏以俟命。神策军吏读赏格讫,都教练使放球于场中,诸将皆駷马趋之,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其余诸将再入场击球,其胜者得第二筹焉。” 《封氏闻见记》载有景龙(707—710)年间吐蕃与唐朝大臣赛球的情景。当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也上场,“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表现尤为出色。陕西长安县唐韦洞墓出土有打球俑群,乾县唐章怀太子墓有打球图,打球者均骑马执杖,奔驰于球场。可见当时打马球之盛。唐代宫廷已有女子“击球”,称“驴鞠”。据《东京梦华录》,宋代骑驴击球称小打,骑马击球称大打。马球也是古代军队训练的主要项目。陆游《冬夜闻雁有感》曰:“军中战罢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球场日打球。”这里写的是宋军在梁州(今陕西汉中市一带)球场打球的情景,骑的是洮州(今甘肃临潭一带)骏马。《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又有“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的描述,于此可见当时军中打球的盛况。

☚ 蹴鞠   捶丸 ☛
000077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