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文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文昭

马文昭 李肇特 中国现代医学家传第16页


马文昭

四十年如一日——访问七十岁的马文昭教授 人民日报1956年5月13日
马文昭(1886—1965)《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7
马文昭(1886—1965)京声 溪泉新中国名人录第243页
马文昭

085 马文昭1886—1965

解剖组织学家。河北保定人。青少年时家贫,由基督教会学校收容半工半读,刻苦学习,勤奋工作。1905年入河北通县协和大学,1910年毕业后升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年毕业,在山西汾阳医院、河北通县医院任医师。1919年回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进修,在著名美国细胞学家考德雷(Cowdry)教授指导下学习组织学,翌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受本斯利 (Bens ly)教授指导,很快掌握细胞学先进技术,利用活体染色技术,研究活细胞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1921年回国,在协和医学院任助教、讲师。1928年再度赴美进修,回国后升为副教授。使用细胞学多种固定和染色技术,进行多方面研究。从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染色反应总结出它们的化学成分是磷脂,如增加机体卵磷脂的摄入,可以增加这两种细胞器的结构和机能,提高细胞生命力。由此,设计了医治鸦片瘾的方案,并用卵磷脂治疗吗啡中毒的动物实验,获得预期效果。从这一系列的研究中还提出了关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结构及发生的新见解。建国后进行了卵磷脂对皮肤增生、创伤愈合和神经衰弱病的治疗作用的研究,开创了临床应用途径。1963年写成《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一书。

☚ 赵燏黄   蒲辅周 ☛
马文昭

马文昭

马文昭(1886~1965年),现代解剖组织学家。河北保定人。青年时在基督教教会学校半工半读。1905年进河北省通县协和大学学习,1910年升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年毕业后曾在山西汾阳及通县潞河医院行医。1915年返回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进修,在著名细胞学家Cow-dry教授指导下学习组织学专业;翌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解剖学科受业于Bensley教授,接受了两位教授关于线粒体及高尔基体在细胞中作用的新概念。1921年归国,担任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助教、讲师。1928年再度赴美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进修,回国后升任副教授。在多年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指出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是细胞各种机能代谢最主要的结构,它们随着细胞机能的亢进和衰退而增长或减少。并从这两种细胞器的染色反应推断其主要成分为卵磷脂,如增加机体卵磷脂的摄入可以增强这两种细胞器的结构和机能,从而提高细胞的生命力。从这结论出发,他设计了医治鸦片瘾的方案,并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用卵磷脂治疗吗啡中毒的动物实验,获得预期效果。从这一系列的研究中还提出了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结构和发生的许多新见解。40年代马氏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在的北京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细胞学的研究,曾任解剖科教授、主任等职,教学态度严肃认真,为建设医学院作出了贡献。建国后,卫生部拨款为马文昭成立细胞学研究室。马氏精心培养了一批进修干部,并全力投入关于卵磷脂的研究。从磷脂类增强细胞器的机能这一论点出发,探讨磷脂对皮肤增生,创伤愈合及临床皮肤病、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卵磷脂的临床应用开阔了途径。1963年编写了《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一书,此外共发表实验研究论文60余篇。马氏为中国解剖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该学会理事长和常务理事。1956年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1963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5年死于肺癌。

☚ 於达望   蒲辅周 ☛
000135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