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产布局理论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科学地进行生产布局的理论。认为生产分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是生产的空间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其表现形式和作用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制约生产分布发展变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产方式。但这并不否定,在微观布局中,在生产布局的某些具体问题、具体环节上,其他因素也可以起决定作用。生产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从微观角度评估生产布局的效益,又要综合评价其宏观经济效益。综合平衡是生产布局的基本方法,运用孤立化方法所得的结论,必须放在综合平衡中加以鉴别和取舍。马克思主义生产布局理论与西方生产布局理论在体系上有原则区别,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布局理论中某些科学成分,特别是微观布局中的某些具体原则和论证生产布局经济效益的数学方法及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