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駱駱(骆)Là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河北之香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骆”姓或音luò。音lào者,北方方音所致,当与luò同姓,或为其分族。


駱駱(骆)Luò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彝、白、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姜姓,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名为氏。”《姓氏考略》 据 《姓谱》 注云: “……以王父字为氏。”(按: 历史上齐有二太公,一指姜姓太公,即姜子牙;一指田氏太公,即田和。舜裔,故系出妫姓。《姓氏词典》 以为骆氏源于妫姓,与郑樵所注不同。)
❷郑樵又注:“地骆拔氏改为骆。” (按: 《姓氏考略》 引作“佗骆拔后改为骆氏。” 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亦作“地骆拔”。)
❸ 《姓氏考略》 据 《史记》注云: “恶来革 (按: ‘恶来革’,《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 ‘恶来草’; 《姓氏词典》 引作 ‘恶来’) 之玄孙曰大骆,子孙以名为氏。” “革”、“草” 皆为衍字,以 “恶来” 是。恶来,商纣王之臣,秦祖蜚廉之子,有力善谗,周武王伐纣时被杀。又,《姓氏词典》引 《新纂氏族笺释》 云: “望出内黄郡。系出赢姓,非子父大骆,大骆长子成,世居大邱国,号大骆,厉王时灭于西戎,馀子以国为氏。”
❹或为安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 云: “五代骆元亮,本姓安,骆奉先子之,遂冒姓骆氏。” 或音lào。
汉代有骆俊,陈留相; 唐代有骆宾王,诗人; 明代有骆文盛; 清代有骆秉章,四川总督。

駱luò

❶白馬黑鬣爲駱。《初學記》王粲《羽獵賦》:“駕四駱,拊流星。”
❷通“絡”。見“駱驛”。

“骆”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4557见「骆驼」、「骆蹄」、「骆驼虫」、「骆驼店」、「骆驼客」、「骆驼蹄」、「骆猴儿」、「骆驼丸子」、「骆驼腿儿」、「骆驼鞍儿」、「骆驼上车了」、「骆驼栽跟头玩儿完」、「骆驼打前失倒了煤了」

白馬黑鬣曰駱。《禮記·月令》: “乘戎路,駕白駱。” 鄭玄注: “白馬黑鬣曰駱。” 陸德明《經典釋文》: “駱,音洛。”《禮記·明堂位》: “夏后氏駱馬黑鬣。”鄭玄注: “白馬黑鬣曰駱。”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馬科 > 駱馬 > 駱
駱  luò

“駱馬”之省稱。

駱luo

F198
“骆”的繁体。

駱luò

L338
“骆”的繁体。

133.趣談“駱”字

當“駱”這個字出現時,駱駝尚未來到我國,從金文“駱”字看從“馬”,顯然指的是驢父馬母的雜種“騾子”,後來有了駱駝,這才另造“騾”字。這不能算是真的“假借”,因爲當時誰也没有見過“駱駝”這玩意兒。


駱骆,金文;篆luò

[馬(意符)+各(聲符)→駱(騾本字。《説文》:“駱,馬白色黑鬣尾也。從馬,各聲。”駱,擬爲“騾”本字。公元前4世紀,約戰國時代,“駱駝”方才傳入我國,“駱”被借用。另造“騾”字。其實“駱駝”並非“馬屬動物”,只是高大如馬而已。它是反芻動物,與馬屬動物真是風馬牛不相及。古生物學證明,駱駝的祖先在北美。原來個頭比現在要小得多,到了更新世才成型。駱駝的祖先是通過冰川時期的“白令橋”從美洲長途跋涉來到亞洲,又橫貫亞洲,通過蘇伊士〈那時尚無此運河〉來到非洲。由於駱駝生理結構上的特點,特别耐渴,它獲得了“沙漠之舟”的美譽。)]
《詩經·小雅·四牡》:“四牡騑騑(fēi),嘽嘽(tān)駱馬。”(四匹公騾賓士急,黑鬃白騾氣喘息。《四牡》的作者當時尚未見過駱駝。文中所指“駱”,即今之騾。)
《詩經·魯頌·駉》:“有驒(tuó)有駱,有騮(liú)有雒(luò)。”(驒:有鱗狀斑紋的青馬;駱:黑鬃的白馬;騮:黑鬃黑尾巴的紅馬;雒:白鬣的黑馬。)

駱()


盠駒尊蓋,殷周金文集成6012,西周中期
雷駱子。

珍秦齊古印展129,戰國
駱岪。

漢印文字徵
駱瓮印信。

增訂漢印文字徵
駱洋。

元澄妃馮令華墓誌,東魏
胥徒駱驛,軒蓋成陰。
《説文》: “駱,馬白色黑鬣尾也。从馬各聲。”

☚ 騅   駰 ☛
000030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