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駁bó通“駮”。馬毛色不純。亦泛指混雜不純。見下。 駁“驳”的繁体字。 上一条: 驳 下一条: 駮 ![]() ![]() ![]() ![]() ![]() ![]() ![]() ![]() ![]() ![]() ![]() ![]() ![]() ![]() ![]() ![]()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馬科 > 駁 駁 bó 亦作“駁”,亦稱“駮馬”、“駵駁”。謂毛色不純之馬,或赤白、青白、黄白也。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詩·豳風·東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毛傳:“黄白曰皇,駵白曰駁。”又《秦風·晨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駮。”孔穎達疏:“陸璣疏云:‘駮马,梓榆也。其樹皮青白駮犖,遥視似駮,故謂之駮馬。’”《管子·小問》:“管子對曰:‘意者君乘駮馬而洀桓迎日而馳乎?’”房玄齡注:“洀,古盤字。”《淮南子·說林訓》:“駵駁不入牲。”高誘注:“犧牲,以純色也。”《爾雅·釋畜》:“駵白,駁。”邢昺疏:“孫炎曰:‘駵,赤色也。’謂馬有駵處有白處者曰駁。”《說文·馬部》:“駁,馬色不純。从馬,爻聲。”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四:“駁……《漢書》云:‘白黑雜謂之駁。’”又卷六十七:“駁,色不純也。《通俗文》:‘黄雜謂之駮。’”又卷九十七:“駮,謂不調一也。”《明史·李自成傳》:“[自成]乘烏駁馬,入承天門。”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喬木 > 駁 駁 bó 亦作“駮”,亦稱“赤李”,“朱李”。果木。李樹之一種,果實色赤。《爾雅·釋木》:“駁,赤李。”郭璞注:“子赤”。郝懿行義疏:“駁,釋文亦作駮……《西京雜記》:‘上林苑有朱李。’魏文帝與吳質書‘沈朱李’即赤李也。” 駁boF167 駁bóB129 駁同“駮”;用船分载运送(不作駮):~运/~船。 〖駁〗 粵 bok3〔博〕普 bó ❶ 本指馬的毛色不純,後指事物雜亂。許慎《說文解字》:「〜,馬色不純。」歸有光《項脊軒志》:「桂影斑〜。」❷ 反駁,辯駁。劉昫《舊唐書.列傳第四.王世充》:「或有〜難之者,世充利口飾非。」 駁 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