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香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香蕉xiāngjiāo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大。果实也叫香蕉,长形,稍弯,果肉香甜,是常见水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相交;香蕉

◉ 相交xiānɡjiāo 
❶交叉。〈例〉~处/ 两手~/ 两线~于一点/ 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在河南郑州~。〈近〉交叉。〈反〉平行。
❷互相交往;做朋友。〈例〉~甚厚/ 我们是多年~的朋友。〈近〉交往/ 相与。〈反〉绝交。
◉ 香蕉xiānɡjiāo 
❶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粗高,叶皆自顶心生出,长而阔,有柄,花淡黄色,果实条柱形、稍弯、有棱,果肉软滑香甜。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例〉~林/ ~主干是由粗厚的叶鞘叠裹而成,通称“假干”。
❷这种植物的果实。〈例〉海南、台湾等地都盛产~/ 食~润肠通便。

香蕉【同义】总目录


香蕉龙牙蕉
水果

水果

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仙桃:宫桃 灵桃 鸭桃
梨:梨(梨子;红~;黄~;白~;沙~;安~;雪~;甜~;酥~;酸~;洋~;霜梨) 快果 蜜父 淡客玉乳 果蜜宗 文林郎 百损黄
橘:橘(橘子;橘奴;密橘;霜橘) 珠颗黄团 三十子
橘的一个品种:柑(柑子;柑橘;霜柑)霜包 霜苞
金橘:山橘 卢橘 夏橘 黄金丸 黄金弹
成熟的橘或橘皮:黄苞
橙子:橙(黄橙) 广柑 广橘 黄果 金毬 鹄壳
橘实的美称:金衣丹
香蕉:龙牙蕉
枇杷:蜡儿 蜡兄 卢橘 炎果 黄金丸
桑果:葚(桑葚) 椹(桑椹) 桑黮 桑实
杏子:杏(~仁;红~) 甜梅 艳客
李子:李(红~;郁~;嘉庆李) 嘉庆子
芒果:檨 木亡果
苹果:苹(秋~满树) 柰(柰子)
柚子:柚(香柚) 文旦 文当
石榴:榴(楉~;若榴;海~;珠榴;安石榴) 金樱 丹若 天浆 涂林阿措 村客 若留 石醋醋 锦香囊
樱桃:樱 含桃 荆桃 牛桃 李桃 莺桃 麦英 石蜜 朱茱 崖蜜
樱桃的美称:珠樱
樱桃的一种:
荔枝:荔(荔子;荔支;丹荔) 离枝 离支 侧生 红罗 白啖 红云 晚红 香囊 皴皮(皴皮生) 绛衣娘御仙花 赬虬珠 水晶丸 玉真子状元红 水浮子
桂圆:龙眼 龙目 龙珠 圆眼 比目 益智 骊珠 燕卵 鲛泪 聪明丸绣水团 荔枝奴
猕猴桃:杨桃 苌楚
葡萄:葡(葡桃) 萄(~酒) 蒲桃 蒲陶 玄玉 玄珠 月支藤
无花果:蜜果 映日果 木馒头 底珍树
传说中的仙果:云实象果
新鲜的水果:鲜货

☚ 果实名   穗子 ☛

香蕉banana

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大型常绿果品植物草本。又名芭蕉、牙蕉。学名Musa spp.。
香蕉种类繁多,大多数是原始野生种尖苞蕉(Mu-sa acuminata Colla)和长梗蕉 (Musa balbisianaColla)的后代(以A代表尖苞蕉;B代表长梗蕉的染色体组)。香蕉(AAA)是尖苞蕉演化而成的三倍体; 大蕉(ABB)、粉蕉(AAB)则是二种野生蕉杂种后代三倍体。栽培蕉多数为三倍体,其形态性状虽有差异,通常都称为香蕉类。
起源与分布 野生的尖苞蕉原产于以马来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 在远古年代已有可食的果实。当它向周围扩散繁殖后又与野生的长梗蕉自然杂交, 这个杂交种及其长期演化形成的三倍体最早在印度发现,公元前5~前6世纪梵文的叙事诗中就有记载。中国关于香蕉记载则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三辅黄图》,及后《南裔异物志》(公元63~83年)、晋《广志》等均有描述。据《齐民要术》(544年)所录, 在6世纪以前中国栽培香蕉已相当广泛。
香蕉在5世纪由印度尼西亚经马尔加什传至东非,最先种植于赞比亚河沿岸, 后在大湖泊区繁殖, 逐渐移植到非洲中部和西部。据记载1405年葡萄牙人先把香蕉引入西非的加那利群岛,然后由此传入中美洲;美洲在哥伦布到达前并无香蕉, 有资料称1516年首次把香蕉引到加勒比海的海地。由新几内亚传到澳大利亚也在16世纪。
大蕉和粉蕉及其变种煮食蕉(Pantain)均出自印度。公元5~6世纪期间陆续传至非洲, 一经阿拉伯国家传至北非; 另一由马尔加什进入东非和中非。因其较香蕉容易栽培, 含淀粉多, 逐渐成为该地区主粮。18世纪才在南美洲种植。
香蕉、大蕉分布在30°N~30°S以内地区, 遍及104个国家和地区, 1988年香蕉总产量达到4191.3万吨, 仅次于葡萄、柑橘, 居第三位, 如加上作为粮食的烹煮大蕉2397.1万吨, 还超过柑橘。香蕉主产国有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厄瓜多尔、泰国、墨西哥、哥伦比亚、洪都拉斯等。烹煮蕉主产国有乌干达、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卢旺达、扎伊尔、加纳等国; 叙利亚、秘鲁、多米尼加、科特迪瓦等国年产也在50万吨以上。
中国香蕉、大蕉主要产区在广东、台湾、广西、福建、云南、四川诸省(自治区), 1988年产量达182.96万吨。以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鉴江平原和台湾中南部为主产区, 广东以内销为主; 台湾的香蕉在80年代初居农产品的第一位, 主要是出口。
特征与特性 植株高1.5~4米, 具有多年生粗大球状地下茎, 其上着生由叶鞘紧裹而形成的地上部假茎。新叶由假茎中心抽出后在顶部展开。当花芽形成花序时, 花轴向上伸长在假茎顶端抽出。香蕉地上部在开花结实后, 逐渐枯萎, 由地下茎抽出的吸芽延续后代。
香蕉无主根,从地下球茎抽出细长肉质不定根,常为2~4条一组并生。从球茎上部抽出的水平根多分布在10~30厘米深的地表层。球茎底部生根不多, 垂直向下生长,可深达1~1.5米。新根白色, 老根淡黄色,质脆易断, 分生的幼根密生根毛。新根呼吸旺盛, 吸肥能力强。亚热带冬季较寒冷, 根系一般处于相对休眠状态。球茎顶部生长点不断分生叶片, 在抽生20~24片大叶后, 花芽即开始分化形成花序; 球茎又是芽眼及吸芽着生的地方, 也是整株营养贮存中心。假茎由多层覆瓦状的叶鞘紧包而成,起支撑和输导作用。叶长而阔,一般长75~130厘米, 宽30~50厘米, 螺旋式互生排列, 叶刚抽出时左右半片互相包卷成筒形, 当整片伸出假茎后, 自上而下张开, 叶鞘在接近叶基部分逐渐收缩为叶柄。吸芽生于球茎四周。一般用吸芽繁殖至开花结实需11~13个月。假茎顶部抽生无限佛熖花序。其下部为雌花, 中部为中性花,上部为雄花。各花都具有1个管状被瓣, 1个游离被瓣,一组由5枚雄蕊或退化雄蕊所组成的雄器, 和1个3室子房和柱头。所不同在雌花的子房占全花长的2/3; 雄花子房较花被短, 花粉多退化; 中性花雄蕊不发育, 子房长度占全花1/2。花轴分为若干段,每段着生小花10~20余朵,分2层排列, 外有1片叶状花苞保护, 称为一梳。花段在花轴上作螺旋状排列。果实为浆果, 栽培种是单性结实, 无种子。大蕉、粉蕉偶尔有黑色硬质种子。
香蕉整个生长期生长温度要求在15~35℃, 每月平均降水量不少于100毫米,忌积水。世界主要香蕉产区年平均温度均在21℃以上,降水量多在1500~2500毫米。亚热带种植区如遇2.5℃以下低温,再连续阴雨,假茎即开始腐烂, 严重时导致死亡。遇一般霜雪叶片也现枯萎。大蕉、粉蕉抗逆性较强, 能耐-3℃低温,也较耐旱。香蕉、大蕉需充足的光照; 但烈日会诱致果实日灼病, 宜适当密植以自荫。园土要求疏松肥沃,pH4.5~7.5都适宜,而以pH6.0以上为最适; 种植在pH5.5以下的酸性土易罹凋萎病。营养条件对产量关系密切, 花芽分化前营养充足, 雌花显著增加, 果梳数量和果实大小相应增长明显。
类型品种 根据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 结合西蒙兹(Novman Willison Simmonds)分类系统,可分为香蕉、大蕉、粉蕉3大类。
香蕉(AAA) 植株粗壮开张, 假茎黄绿色带有紫褐斑点。叶长而阔先端钝, 柄短有叶翼; 幼叶常带有紫斑。小果弯曲, 成熟后棱角小横切面近圆形, 果肉黄白清甜香味浓; 皮薄,外果皮与中果皮不易分离。无种子。是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类(图1)。

图 1 香 蕉


中国香蕉栽培品种颇多。以中国矮脚蕉的变种香牙蕉类为主。分高、中、矮3个类型。
高型蕉主要有:❶大种高把。植株粗长,株高250~300厘米,干周85厘米以上。叶距疏, 叶柄长, 叶长稍直立, 有强大根群。果穗长, 果实大。耐肥、耐旱、耐湿、抗寒力也较强,唯易受风害。果轴花序梗粗大。一般情况下较高产。为中国南部较为普遍的栽培种。
❷齐尾。也称中脚顿地雷。株高约300厘米,干周65厘米左右, 下粗上细。叶厚而窄长, 直立密集成束。果穗果段虽稍短,但果数较多, 在肥水充足时,能获高产。但抗寒、抗风、抗病力都较弱。是广东西部重要栽培品种。
❸高脚顿地雷。株高300~400厘米, 干周70~80厘米。叶片开张稍下垂, 叶柄细长, 叶鞘距疏。果穗长且宽,以单果长且肥大而闻名。种植时要求高温,肥水充足。抗病抗风力较弱。
❹北蕉。株高250~350厘米, 干周70~80厘米。果有棱角, 品质佳, 但易患束顶病。是台湾主栽品种。其变种仙人蕉, 对束顶病抗性较强, 叶片较长而宽, 但质量比不上北蕉。以上高型或次高型香蕉, 产量高、栽培最普遍。
中型蕉有: ❶大种矮把。株高200~250厘米, 干周75~85厘米。叶片较短而宽, 叶柄短, 鞘距密。果轴粗短,品质颇佳,能抗风耐寒, 产量不及高把。
❷油蕉。植株类似矮把, 粗壮坚实。鞘带褐斑, 叶柄叶脉常带淡红。果皮深绿,厚而带腊质。抗逆性较强。
❸矮脚顿地雷。株高230~250厘米, 干周65厘米左右, 长势粗壮。叶柄较短, 果梳密。果大品质佳, 抗逆性也强。新发展蕉区, 这类蕉较多。
矮型蕉有: ❶天宝蕉。株高160~180厘米。叶柄粗短, 叶片长椭圆形。果香甜。抗风但不耐寒, 产量一般。
❷矮香蕉。广东东部和西部都有不同品系, 以潮安矮蕉最为闻名。株高150~170厘米。叶柄短, 果稍小。品质优良, 抗逆性特强。此外尚有广西的那龙蕉, 云南的河口蕉, 均属矮型。矮型蕉适应性强, 抗风, 品质尤佳, 山地种蕉多采用。
世界香蕉产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以大蜜啥(Gros Michel)为主要栽培种, 后因该品种易感染巴拿马病与叶斑病, 现已逐渐为矮香蕉(Dwarf Daven-dish)所代替;中美洲产区栽种伐来利(Valery)较多。世界香蕉的栽培种约有300个,约有一半是体细胞突变而来的变种。香芽蕉就是中国矮脚蕉的变种, 夏威夷称之为华蕉。
大蕉(A A B)植株高而壮实, 不大开张,假茎绿色。叶深绿先端尖, 基部近心脏形, 叶背叶鞘常被有白粉,无叶翼。小果较大而身直,棱角显著;果肉杏黄色而无香味,甜中有微酸;皮厚, 外果皮与中果皮可分离。偶有种子。在非洲东部与中部以及印度南部和热带美洲,作为粮食用的煮食蕉多为此类(图2)。

图 2 大 蕉


中国栽培种主要有: ❶大蕉。又分高、中、矮3个类型。高脚350厘米以上,中型200~300厘米,矮型200厘米以下。品系颇多, 有牛角蕉、月蕉、饭蕉等。叶大而长。花苞红褐色。果大而直,棱角明显,肉质淡黄近白色,多淀粉,风味中等,偶尔见种子。抗寒、抗风。属此类的云南的饭蕉, 高可达6米。
❷粉大蕉。植株壮实, 高330厘米左右,茎粗。叶柄黄蜡色。果肉柔软乳白色。又称牛奶蕉。
❸金山蕉。株高350~400厘米,茎细叶长。果实较大, 果皮厚而光滑,骨肉嫩滑清甜。不耐贮运,抗逆性也较差。世界栽种最多有角蕉(Ho-rn Plantain)、法国煮食蕉(French Plantain)、皇蕉(Piseng Raja)及妹姝等, 已知栽培种近100个。
粉蕉(A B B) 植株较高瘦, 假茎淡黄绿色有紫红斑纹。叶狭长而较薄, 浅绿色先端稍尖, 叶基部两边不对称,无叶翼; 叶柄狭长边有红条纹延至基部,叶背、叶鞘被白粉。小果近圆形隐约仍可见有棱, 果身较短, 果皮黄色, 果肉乳白色, 柔软甜滑, 皮薄。抗逆性较香蕉强,但不及大蕉。中国栽培种有: ❶粉蕉。株高350厘米左右,茎粗色淡。叶背有白粉。果甜但缺乏香味。抗逆性虽较强,但易感染花叶病。
❷糯米蕉。株高300~350厘米, 叶柄细长。叶弯下垂,被有白粉。果甜而粘, 有香味。易染巴拿马病, 产量较低。
❸龙芽蕉。又名过山香。株高280~320厘米, 茎黄绿色有褐斑。果实饱满无棱, 有特殊香味。不耐贮运。属于粉蕉类一个变种。福建省种植较多。
❹象牙蕉。假茎高200~250厘米, 茎黄绿色有褐斑。叶背中脉有红晕并被腊粉。果指较长,果肉甜带微酸,有特殊香味。四川南部栽种较多。
东非、印度及缅甸等国栽培种有棱指蕉(Bluog-goe)、阿华蕉(Pisang Awak)等多用作煮食蕉。其变种有40多种。此外尚有AA型二倍体的贡蕉、甜蕉和四倍体的泰国仙食蕉(A B B B), 栽培均较少。
栽培技术要点 香蕉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均用吸芽作种苗, 主要选取健壮植株的球茎所萌发的吸芽为繁殖材料, 也有将球茎切块, 每块留一壮实芽眼, 经消毒后在苗床繁育成苗。70年代后, 各香蕉生产国多采用组织培养法, 主要用选种植株的茎尖、芽尖、根尖、花蕾、果把等体细胞培养出试管苗, 俟长出叶片,然后移田间育成芽苗。此种育苗法, 不但繁育系数上千倍增长, 还可大量繁殖健康无病高产优质种苗。
在亚热带种蕉, 宜选地势开阔, 无冷空气积聚朝南的坡地,要求能排能灌, 开园时先深耕30~45厘米。在中国南部的定植期,春栽在3月至4月,秋种在9月至10月为宜。采用宽行窄株,中矮型蕉每公顷2 400~2 700株, 高型2 000株左右。香蕉结实后植株自行枯萎,选留吸芽继代是翌年生产成败关键,需认真根据芽苗着生位置, 抽生次序种类, 下造的收果期来选定。继代吸芽选定后,即用锹沿母株与吸芽连接处, 将多余吸芽刈除, 以免消耗养分, 影响母株结果。香蕉速生高产, 需肥量大, 对钾肥需求最多, 氮、磷、钾比例一般以2:1:4为合适。一般在立春前施速效肥促新根萌发,在蕉叶长至12~18片时施重肥, 以增加雌花比例,这是决定果梳数关键措施。施肥量大则生长快、开花早, 此次施肥量要占全年60%以上。叶数25~27片时施催花肥, 抽蕾后要施壮果肥。冬期再施一次肥, 以保植株壮实过冬。当花序开花至中性花段或见雄花后,即用利刀将上部蕾割去(一般从现蕾到断蕾约16~20天), 以减少养分消耗, 如要提早收获,也可将最后一二梳果也砍掉。断蕾宜在晴天的午后进行。
香蕉抽蕾后,即要喷洒杀菌剂, 防病菌侵入果实,并用塑料筒套在果轴外(下部打开), 以避免病虫害侵入和碰伤。中国南部沿海蕉区常受台风侵袭, 故蕉株要用杉、竹作支柱, 固缚果轴。多风地区, 蕉园应营造防护林带。亚热带蕉园易遇冻害, 故需力避在12月至翌年2月间抽蕾, 如有越冬果要用塑料袋或蕉叶和草包扎幼果。并在寒流过后, 及早施肥灌溉, 以促使回暖后恢复生长。
香蕉在果身较饱满, 果皮绿色转淡, 已有七八成熟时, 即可采收, 过熟不利于贮运。采收后再用人工催熟, 使果肉淀粉转化为糖类。煮食蕉则收后即可烹调。香蕉采收要小心轻放, 避免机械伤, 以提高商品价值。
香蕉病害为害严重, 中南美洲产蕉区因巴拿马病危害损失严重, 不得不更易抗病品种。中国蕉区危害最大是束顶病, 大蕉则易感染花叶心腐病。以上两种均为病毒性病害。主要防治方法是砍除病株, 杜绝传染源。主要虫害有象鼻虫、香蕉卷叶蛾以及根线虫等,发现后要及早喷药防治。
经济价值 香蕉是世界性重要水果,以其生长快,风味好, 营养丰富, 供应期长等特点, 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据中国中央卫生研究所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0克, 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还含有钙、铁、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B、C、D。果实除鲜食外, 还可制果干、果粉、果酱。茎、叶均可加工利用,因而1965~1985年世界产量增加75%以上。贸易量成倍增长。20世纪80年代, 中国大陆各省产量也急剧增长, 现正在对良种选育和繁育以及保鲜技术进行改进, 并培育越冬春收蕉, 以满足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

香蕉banana

Musa spp.,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果树。马来西亚及其附近岛屿为起源中心。中国台湾、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省有栽培。它包括芭蕉属真蕉组中供食用的香蕉及原始种阿加蕉和伦阿蕉。具多年生地下茎、地上部假茎由覆瓦状排列的叶鞘包叠而成。叶片大,矩圆形,具粗厚主脉和大量羽状平行侧脉。花序穗状顶生,花束外被一苞片,佛焰苞状,鲜红或紫红色;花穗基部为雌性花,顶部为雄性花,中部常有中性花,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原始二倍体种能结籽,食用的二倍体和三倍体则无籽。用吸芽或地下茎无性繁殖。果供鲜食,亦可煮食及加工果品。假茎可作饲料,造纸原料。植株优美,可供观赏。

香蕉

香蕉

芭蕉科芭蕉属常绿草本。本属约有50多种。中国于1500年前已普遍栽培。现在香蕉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以内地区。栽培种一般高2~5 m。叶片长70~130 cm,宽30~50 cm。穗状花序。世界约有300个栽培品种,亚洲约有130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4~32℃,10~12℃时生长发育受影响,3℃时出现冻害。

香蕉

香蕉Xiangjiao

芭蕉科。多年生草本,具粗壮假茎,高1. 5—2. 5米。叶柄粗短,叶片长椭圆形,长1.5—2. 2米,宽60—85厘米,全缘,具侧出平行脉。穗状花序下垂,结果时最大果序可结果300个之多。浆果,无籽。原产于东南亚和东印度群鸟。我国南部。台湾、福建南部、广东(英德以南)、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均有栽培。野生的香蕉生长在林中,果小味酸,并有坚硬如石的黑色种子,几乎不能吃。经人工选种培育,才形成今天食用的栽培香蕉。南美和西印度群岛等地都有大型香蕉园。

☚ 马蔺   大蕉 ☛
香蕉

香蕉

广东四大名果之一,味香甜糯滑。中国植香蕉历史有2000多年,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广东为盛。广东香蕉品种很多,以东莞麻涌一带所产的“大种矮肥”和雷州半岛的“顿地雷”最著名。东莞香蕉树身高大,根粗壮,叶阔大而厚,生长旺盛,耐旱,耐寒,发病少,果轴大,单果重,产量高,易于长途运输,近年远销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雷州半岛香蕉植株矮小,叶柄短,果轴粗短,单果细小,抗风灾。香蕉是一种后熟水果,采摘后一般需经人工催熟,使果体淀粉转化成糖,果肉变软,果皮变黄,香味芬芳,含有丰富维生素。

☚ 菠萝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香蕉

香蕉Musanana

单子叶植物,芭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果实长柱形有棱,肉质,没有种子,成熟时外果皮黄色。果肉柔软香甜,营养丰富,含糖量达20%,适于糖尿病人食用,有降低糖尿的作用,含磷、钙、铁等矿物质也较多,对水盐代谢的恢复也有利。此外,还含有果胶、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可鲜食或加工制成果干、果粉、果酱,也可酿酒。老年人常食用香蕉,不仅可润肺滑肠,还有解酒降压的功效。香蕉的叶可利尿、治水肿;花可医治冠心病、高血压和预防脑溢血等。我国北方气温低,不适于香蕉的生长,每年必须从南方大批运至北方。香蕉易受“冷害”,内部出现黑褐条纹,果肉糖化变慢,维生素C含量下降,中部变硬。放在塑料袋内贮存有抑制“冷害”效果。冬季不宜放在室外,更不要放在冰箱内存放。由于香蕉内有一种“5-羟色胺”,在胃内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以,老年人勿因香蕉味美香甜而贪多食用。

☚ 菱角   甘蔗 ☛

香蕉

香蕉

芭蕉科植物香蕉的果实。以色黄、味甜、香气浓郁者佳。熟透后,香甜可口,宜于老年人食用,具有滋阴润肠、清热解毒之功用,适用于热病烦渴、便秘、痔血等症。老年人肠燥便秘,可经常食用香蕉,以滋阴润肠、通便;咳嗽日久、便秘,可用香蕉两条,冰糖适量煮食,每日1~2次,连服数日效佳;痔血及便后出血者,用香蕉2个,不去皮,炖熟,连皮食之。脾胃虚寒、便溏者勿食。

☚ 大蒜   鲫鱼 ☛
香蕉

香蕉

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广西南部地区,茎直立柔软,由粗厚,覆瓦状排列的叶鞘包叠而成,称为“假干”。叶聚生于“假干”顶部,老叶向四周张开,呈伞状。穗状花序,结果时逐渐倒挂下来,似梳子,每株果穗上可长7~10梳,每个梳有十多只香蕉,每穗重可达20~30公斤。用根部发出的小苗移栽繁殖。香蕉果肉含有较多的糖份、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A、B、C,营养价值较高,除作水果食用,还可加工蕉粉、蕉干、罐头等。

☚ 贵县藕粉   菠萝 ☛

香蕉

banana


香蕉

banan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