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香石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各种花

各种花

百花 百华 众芳 繁花 云霞群英 众葩
各种各样的花:千葩万蕊 万卉千葩 小白长红
许多花:群花 霞缯
丛集的群花:花丛
白色的花丛:云肆
美丽的花丛:珍丛
寻常的花:常花(四时~) 凡花
神奇的花:灵花
珍奇的花:奇花 奇葩 灵葩
具有灵异特征的花:灵卉
名贵的花:名花 宝花
结果实的花:果花 果子花
不结果实的花:浪花 狂花 谎花
其他的花:余花
部分花名:月季 水仙 鸢尾 素馨 玉莲 紫萼 紫藤 朱藤 藤萝 云萝 凌霄 朱蕉 文竹 吊兰 昙花 雪莲(雪莲花) 长春花 吊钟花 喷雪花 笑靥花 玉玲花 蝴蝶花 香石竹 风信子 紫罗兰一品红 一串红 倒挂金钟 令箭荷花

☚ 花朵   各处的花 ☛

香石竹carnation;clove pink

Dianthuscaryophyllus,别名康乃馨、麝香石竹、洋丁香。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60,90。
起源、演化及栽培简史 石竹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及西北非。属内植物的茎、叶和花的特征近似。公元前300年希腊诗人狄奥弗拉斯图(Thephras-tus)称这一类花为Dianthus,意为神圣之花,或主神。其主要原产地为沿地中海的法国西部、南部和西班牙等地区。其中包括香石竹。如今在非洲西北的山区发现一些野生型香石竹。早在16世纪波斯(今伊朗)陶器及瓦片上常绘有重瓣石竹类花朵,花瓣上有异色条纹或斑痕,即后来香石竹分类的依据。早期分类以花色为主,香石竹下分‘异色香石竹’(Bizarre),即白底色上有两种以上不同色彩,自瓣基直接向边缘散布的斑纹或斑痕;‘双色香石竹’(Flake),即在白底色上只有一种颜色自瓣基向边缘散布;‘纯色香石竹’(Clove),花瓣无杂色;以及‘斑缘香石竹’(Picotee),即花瓣的边缘有一条很狭的异色,其余为纯色。早期香石竹盛行栽培于露地花坛。香石竹花期长,色彩丰富,水养期长,逐渐应用于室内插花,形成专业切花栽培。1895年美国育成‘劳森夫人’(cv.Mrs.),以其茎部强直,花萼坚实,花瓣持久,在温室中冬季开花数量多,远胜当时其他切花品种,而成为切花用品系育种的主要母本,育出一系列常花品系。本品系含有法国在1750年后育成的一年多次开花的‘理门丹’(cv.Remontant)香石竹血统,其特征为茎高、无休眠期。1939年美国推出‘西姆’(cv.Sim)品系,品质优良,产花率高,一举达到现代切花用香石竹之最佳标准,各地广泛栽培,深受消费者欢迎(现除作为育种材料外,某些枝变品种仍用于生产性栽培)。现在香石竹广泛栽培于中纬度平原和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如欧洲的西欧、南欧、东欧;美洲的哥伦比亚、墨西哥及中美一些高原,北美中西部美国科罗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以及东北部大城市周围;亚洲则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如马来西亚)的高原地区;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非洲的肯尼亚等地区。
形态特征 株高30~90cm,多分枝,被蜡状白粉,呈灰蓝绿色。茎圆筒形,节部明显膨大。叶对生,线形至广披针形、质厚,呈龙骨状,先端常向背微弯或反卷。花单生或2~6朵聚生枝顶,有短柄,芳香。萼片5,相连成筒状。花瓣5,具不规则缺刻,原种花深桃红色。花径约2.5cm。原产地花期为7~8月。经长期培育,花径增大,雄蕊瓣化率高,花色有白、桃红、玫瑰红、大红、深红至紫、乳黄至黄、橙等色,并有多种间色、镶边的变化。但某些栽培品种香气减弱。
类型及品种 香石竹因栽培与选育年代久远,类型甚多,花坛香石竹在150年以前,曾风靡一时,当代除少数品系属花坛香石竹,如‘香宝’(cv.Chalaud)、‘尼斯’(cv.Enfant de Nice)等作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用于花坛外,已少见栽培。常花香石竹,为现代广泛栽培的切花用大花香石竹。西方各国选育成的新品种很多,特别在荷兰有许多专利品种。聚花香石竹: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上逐渐出现小型多花香石竹,不进行剥蕾,在枝顶数节中均出现小型花,芳香,色彩变化多,为一种新型切花。
习性 耐寒性弱,但能抗轻霜。喜冬季温,夏季凉爽的环境。最适温度如表。

 夏 季秋 季冬 季春 季
昼 温21~22℃18℃15℃18℃
夜 温13.5~15℃13.5℃10~12℃13.5℃

喜干燥、通风良好环境,夏季高温多雨往往生长不良,开花质量差,病害严重。喜轻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或介质,每天光照不少于12小时。光照下限为21.5klx。
繁殖 花坛香石竹在大规模生产时,以播种为主,少量繁殖可插枝或压条。切花用香石竹一般以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脱毒苗作为母本,然后用扦插法繁殖。插条系选取母株下部侧枝,于节处掰下,并除去基部叶片。扦插适期为12月至翌年2月,也可在秋季扦插,幼苗在冷室内越冬。底温(可用热水管或电阻丝)调整到比气温高5℃,有助于生根。扦插深度为10mm,株距为12mm。插后用手指压紧,用细喷壶浇足水,覆盖玻璃。开始每天只需短时间掀开部分玻璃通风,以后20天中逐步增加通风时间,一个月可撤去玻璃。如日照过强,可行遮荫。取下的插条如不立即扦插,可放入衬有塑料薄膜的纸箱中,保存于0℃条件下。扦插介质用泥炭苔藓1份,珍珠岩2份,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将酸碱度调整至pH值7。介质可多次使用,但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如用全光照喷雾育苗,保持15℃,晴朗天气每4~6分钟喷雾10秒,20天左右可发根。发根苗应立即移栽,以免因缺乏营养而影响生长。
栽培 香石竹切花栽培有三种类型:一是双层塑料薄膜大棚,二是玻璃大棚,三是连栋玻璃温室。上海地区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批量生产。棚内架设第二层可移动塑料薄膜以防寒。棚长30m,宽6m,面积为180m2。定植株行距一般为15cm×15cm,每棚约4000苗,以每株年产花6~6.5枝计,每棚年产量达2万~3万枝花。
栽培制度 主要有两种,夏季炎热地区只能采取一年制,即初夏定植至翌年初夏拔除。一些夏季凉爽地区(如西欧、北美西海岸等)的第二年植株,如没有明显病毒症状,可以继续留床采花至第三年初夏。香石竹老株夏季开花特多,而冬季减少,可采用整枝、摘心、补光等方法,使之开花匀衡。
整地作床 大棚宜选高燥处建造。棚内应翻耕作高畦,以利排水。床土以结构良好的砂壤土为主,加入体积占10%以上的泥炭土,或厩肥、树叶、碎槁草、木屑等混合物。在充分拌和后消毒(一切用具也要消毒)。种植一年后,床土有盐碱化倾向,需要经过测试改良土质,并再次消毒后,方可连栽,或与其他作物轮作。
种植 于6月份定植,当年11月至12月即可供花。定植时,在不致倒伏的前提下尽可能浅栽,逐株充分浇水,在植株还没有明显生长前,不要浇湿全部床土,以免过湿。如在冬季定植,至少在30天内不能过分浇水,以免烂根。一年制株行距可为12.5cm×15cm或15cm×15cm,二年制则可15cm×20cm。
花期控制 摘心可使苗株多分枝,是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床栽苗可在植株长到7对叶时摘心,摘去枝梢及2对叶片。不断摘心,直至7月,使之长成丛株,具有很多冬季开花的枝条。为在冬季连续供花并防止裂萼和畸花,常在床面上架设第三层塑料薄膜覆盖。摘心后需5~6个月才开花。也可分批摘心,以便错开花期,连续供花。
床栽香石竹设水平方格网,随植株生长逐次加至二三层格网,使枝条保持直立。有些国家用盆栽育苗生产切花,扦插生根苗先栽入5cm小盆,夜间最低温度为12℃,逐步降低到10℃。后换7.5cm盆。最终用20cm盆,9月份移入温室。
水分和营养 香石竹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可在浇水时混入营养物质。栽培介质必须排水良好,并能保持一定水分和养料。如用土壤栽培,应特别注意排水。当浇水过多时,根部缺氧,生长不良。种植前应用过磷酸盐或石灰调配土壤酸碱度。
通风和降温 香石竹不耐酷热,夏季气温最高的中午,相对湿度也最低,如果在温室(大棚)内顶部设喷雾管道,喷雾降温,对其生长和开花有利。还可采用50%的遮荫网等降温措施。
早春午间大棚气温高达25℃以上时,需要适当通风,但忌冷风直接吹入,最好在大棚顶部安装通风设备,将冷空气引入温室,以降低室温。
冬季补光 在冬季日落后延长光照时间,对开花有利。以全夜给予较低光照度的照明为最适合。常用白炽灯为光源。如此能促使花芽分化,花期较为集中,节间延长,限制侧枝发育。一般15~30天为一个补光周期。对具有6~7对叶片的枝条补光数天,其效果明显;对具有3、4或5对叶片的枝条,经过20天或30天补光,花芽即可分化。
采收 单花系品种采花适期为外瓣露色但花蕾仍紧抱为宜,多花系品种花蕾较多,其中有2朵花已开而其余花朵刚显色时采收。适期采下的切花宜于冷藏、低温下运输及催花后上市。但为调整切花供应期,需贮藏运输的,往往在花苞刚吐色时切取。
贮藏 保鲜贮藏期约3个月左右,有三个处理步骤:❶预处理。香石竹以25支为一束,花枝基部截齐,浸于预处理液(含蔗糖2%~5%,杀菌剂pH值4~5)中,浸渍深度2~3cm,处理时间12~24小时,预处理液温度37℃。
❷冷藏。预处理后包装冷藏,冷藏温度2~9℃,湿度90%以上,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❸促开。贮藏后的花蕾仍紧抱未开,须经促开才能上市。可用5%~20%的蔗糖液或混入保鲜剂浸渍花枝切口,在温度20~24℃、湿度90%~100% 光照2000 lx下,经16小时左右可使花蕾初开。
育种方向 香石竹因新品种香气减弱,中国正在利用香气较浓的同属植物进行杂交育种。国际上主要致力于抗病育种,其他如单位面积产花量、新奇花色等也是研究的内容。中国,除云南等地区适宜香石竹生长外,其他地区夏季气温偏高,应选育耐热品种。
病虫害防治 世界流行的虫害有蚜虫、蛛螨、蓟马和蛾类幼虫。世界性的病害有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dianthi)、管状菌枯萎病(Phiaophoracinersceus)。前者在暖季发生,后者则在冷季为害,但二者都存在于上壤中,由根部侵入伤害输导系统,使叶黄以至全株枯萎。还有细菌性枯萎病(P.eudomonascaryophylli)。以上病害防治方法是土壤熏蒸消毒和选用不带病的苗。为害茎部的有茎腐病(Rhizoctorumsolani及Fusarium roseum);为害叶部的有叶斑病(Al-ternaria dianthi, A. dianthicola), 锈病(Uromycescaryphylimus)、油斑病(Zygophials ianaicensis)和环纹叶斑病(Heterosprium echinvlaum)等为害花芽的有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蕾腐病(Fusirium tricinctum)和萼腐病(Pleospora herbarum)等。这些病害在湿度高的情况下发生,故应使空气流通,或用药物防治。病毒病约有脉纹、花叶、条斑、环斑和刻创等5种,症状虽可区别,但并不完全清楚。
园林应用 香石竹的应用以切花为主,是世界上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应用最普遍的三大切花花卉之一。在园林布景中偶然用于花坛。用于花坛或花境应选矮生而叶片繁茂的、开花前后叶色灰绿者。盆栽有时用竹片或粗铅丝编成格架,使植株攀附其上,陈列于厅室或走廊。

香石竹carnation

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又称康乃馨。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宿根草本。2n=30,90。原产欧洲南部。世界上栽培最普遍。在中国已大规模生产。茎分枝,茎节明显,茎叶被有白粉。花单生,有红、紫、白、黄、条纹等色,又有半重瓣、重瓣及波状等花型。喜凉爽和阳光,不耐炎热,耐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多用组织培养繁殖脱毒苗。栽培上要摘心和充足营养,忌连作。本种适用插瓶、制作花束,花篮和花环。同属常见的观赏种还有中国石竹、美国石竹、美女石竹和羽毛石竹等。

香石竹

别名麝香石竹、康乃馨。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簇生,光滑,带白粉,茎有分枝,基部稍木质,节明显。叶厚,两面有粉,长线形。花通常单生,有时2—3朵簇生,具香气,花粉红、紫红或白色。蒴果卵形。本种为栽培种,乌鲁木齐引种。可供观赏。

香石竹

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70 cm。全株无毛,茎丛生,粉绿色。叶对生,线状披针形,长4~14 cm,宽2~4 mm。花单生枝顶,有时2~3朵,粉红、紫红、白色。花萼筒形,长2.5~3 cm,径5~7 mm。花单瓣或重瓣,瓣片倒卵形,顶缘具不整齐齿。蒴果。原产欧亚温带,现广泛栽培供切花,观赏。有很多园艺品种。温室栽培,四季开花。用种子或扦插繁殖。

香石竹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又称“康乃馨”。双子叶植物,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可达90厘米,茎簇生,茎质坚硬,灰绿色,具有白粉,节膨大。叶厚,蓝绿色,长线形,对生。花大,径10厘米,美丽,芳香,单生或成聚伞花序;萼下有菱状卵形小苞片4片,先端短尖,长约为萼筒的1/4;萼筒绿色,5裂;花瓣先端不规则齿裂,半重瓣或重瓣,有粉红、紫红、黄、白等色。原产欧洲南部至印度,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严热;要求肥沃、疏松微酸性壤土。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花期因栽培时间不同而异,主要在冬春。温室培养可四季开花。用播种、扦插繁殖。播种后1周可出芽。各地多在温室中促成栽培。长江流域以南可露地栽培,但冬季不开花;扦插需用有侧芽的壮条,温度约20℃,湿度适宜时,约1个月即可生根。北方可在8月份扦插。可作切花用,最好选用半开时切花。由于花色娇艳,香气宜人,花期又长,适丁冬春进行切花装饰花篮、花环和花瓶。矮生品种可盆栽放置室内,深受人们喜爱。美国每年的“母亲节”(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子女们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崇敬、感谢和爱,都在胸前佩载香石竹花。红花表示对健在母亲的敬爱,黄花表示对母亲的怀念,白花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哀思。

☚ 石竹   康乃馨 ☛

香石竹

carn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