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太监
官名。清代太监官职之一。品衔各有不同。康熙十六年 (1677) 设太和、中和、保和、文华四殿三作首领太监,八品衔,隶属于内务府敬事房。雍正元年 (1723) 定品级,随侍首领七品,宫殿首领八品。四年 (1726) 定品衔,七品首领为执手侍,八品首领为侍监,亦有以无品级太监充任者。宫内各处、各园、行宫、陵寝及内务府掌仪司、营造司、敬事房等机构均设,掌率所属太监承应差事。乾隆五十一年 (1786) 确定亲王、郡王、公主太监首领员数,八品衔。嘉庆年间升亲王首领太监为七品衔。赏给庆郡王七品首领太监3人,仪亲王、成亲王、定亲王增设八品太监1人,出自特恩,不为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