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首阳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首阳山 首阳山汉族民间传说。流传在河南洛阳一带。首阳山距离洛阳四十里,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伯夷与叔齐兄弟为了互让王位而隐居的地方。据说孤竹国王死后将王位给了小儿子叔齐。可是叔齐认为哥哥伯夷强自己百倍,所以非让伯夷继承王位。而伯夷则认为父王的决定是对的,他无论如何也不接受。于是两个人同时产生隐退让位之念,并在首阳山相遇,从此隐居在此。后人称颂他们是“二大贤”。可是伯夷、叔齐却只是一味忠君,对武王伐纣持反对态度,当商灭亡后,两兄弟由于思想保守绝食而死。见《洛阳的传说》。 ☚ 济南的传说 姜梓林的传说 ☛ 首阳山 首阳山即首山,传说为殷之遗民伯夷叔齐隐居之处。《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首阳山有五处,伯夷叔齐死于何处,不详。《史记·伯夷列传》张守节《正义》:“史传及诸书,夷齐饿于首阳凡五所,各有案据,先后不详。”这“五所”是:一、河南省襄城县,二、河南省偃师县西,三、山西省永济县西,四、辽西,五、陇西。又一说,在歧阳西北。汉杜笃《首阳山赋》:“嗟首阳之孤岭,形势崛其盘曲。” ☚ 首黄道以遐征 殊尤绝世 ☛ 首阳山shǒu yáng shān〖名词〗 首阳山 首阳山位于县城东南的莲峰乡享堂沟。山峰苍翠,山势南高北低,东西走向,主峰海拔2392米。山当渭川之中,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故名。山坳有青松数十株,掩映伯夷、叔齐的孤冢,山上建有清圣祠(即夷齐庙)。明代杨恩的《首阳辨碑》立于与此山对峙的莲峰山之碑湾,凡一千一百八十余字。古籍记载,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君之二子,因互让嗣君,奔周,周灭商,二人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此。两座墓冢前有砖碑坊,坊内嵌砌石碑,坊门砖上镌刻对联:“满山白薇味压珍肴鱼肉,两堆荒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为“高山仰止”。石碑题“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上镌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所书“百世之师”的篆文。山上盛产白薇(白蕨菜),“青青首阳草,白白首阳心”(明胡缵宗《首阳吟》),自来认为此地出白薇,与伯夷、叔齐有重要关系。按首阳山所在,历来说法不一。马融注《论语》,以为在山西永济南;《水经注》以为在河南偃师;《汉志》载陇西有首阳县。县当以山名,即此山。 ☚ 灞陵桥 5. 通渭县 ☛ 首阳山 首阳山在渭源县城东34公里莲峰乡首阳村,北秦岭北麓。因列渭川群山之首,先见阳光,故名。海拔1800~2000米,主峰2421米,高差200~400米,山势平缓,上覆黄土。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阳坡为草地。传说周初伯夷、叔齐隐居于此山,不食周粟饿死,山坳有伯夷、叔齐墓,有唐贞观年间修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复的清圣祠。 ☚ 南屏山 莲峰山 ☛ 首阳山❶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