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 窝藏窝 引匿 舍匿 舍藏 盖藏 窝藏赃物:潜顿 故意为罪犯窝藏或转移赃物:窝脏 窝藏娼妓:窝娼 窝藏逃犯:窝逃 窝藏盗贼:窝盗 窝藏盗匪:窝匪 窝藏首犯:隐首 长期窝藏罪犯:积窝 主谋藏匿罪犯:首匿 (私藏罪犯、违禁品或赃物:窝藏)
另见:藏起 赃物 罪犯 ☚ 躲藏 潜伏 ☛ 首匿中国封建法律根据亲亲得相容隐的原则,尊亲属或卑亲属犯罪允许彼此之间相为谋首护其罪过,以及藏匿其本人者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汉书·宣帝纪》: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夏五月,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颜师古注:“凡首匿者,言为谋首而藏匿罪人也。”这是法律上关“首匿”的最早记载。此后,历代封建法典皆有首匿的规定。
首匿我国古代称主谋匿藏罪人为首匿。《史记·衡山王传》:“有司公卿,下沛郡求捕所与淮南谋反者未得,得陈喜于衡山王子孝家,吏劾孝首匿喜。”《论衡·谴先》:“汉正首匿之罪,制亡从之法,恶其随非与恶为群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