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馉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馉饳gǔ duò

圆形油炸面制食品。《古今小说》卷三十五: “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 ”
(例)我们都带得有干粮、果品、烧饼、馉饳在此。(六十七·861·)

馉饳

馉饳

宋明间多见的一种面食。又说即“馄饨”。宋周密《武林旧事·市食》有“鹌鹑馉饳儿”,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载州桥夜市有“细料馉饳儿”等食品。明方以智《通雅·饮食》: “恽忳(馄饨)……近时又名鹘突(音似馉饳)”。《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记有馉饳的吃法:“将条篾篁穿入那馉饳儿,捏些盐”吃。书中第二回西门庆曾猜潘金莲是“卖馉饳的李三娘子儿。”后文写到韩道国、王六儿宴请西门庆,桌面上摆有“烧馉饳”(第六十一回)。

☚ 枣糕   梅汤 ☛

馉饳骨朵gǔ duǒr

一种面食。在关中用玉米面缹(fǒ)成糨糊状的搅团,然后,用漏筛漏成蝌蚪状的~,放在凉水中冷却,后再捞出调着吃,谓“蛤蟆馉饳”(因形状与蛤蟆的蝌蚪相似,故此得名)。这种面食也叫“蛤蟆鱼儿”、“尜尜鱼儿”。
《字汇补》:“馉饳,面果也。”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饅頭 > 餶飿
餶飿  gǔduò

麵製食品名,内包有餡,可蒸可煎,與餃子相類。始見載於宋。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食店》:“又有菜麵、胡蝶齏肐𦡯及賣隨飯、荷包白飯、旋切細料餶飿兒、瓜齏、蘿蔔之類。”《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一回:“胡秀拿果菜、案酒上來,無非是鴨臘、蝦米、海味、燒餶飿之類。”《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那官人接茶喫罷……只見一個男女托個盤兒,口中叫:‘賣鵪鶉餶飿兒!’官人把手招呼,叫:‘買餶飿兒。’僧兒見叫,托盤兒入茶坊内,放在桌上,將條篾篁穿那餶飿兒,捏些鹽,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喫餶飿兒。’”

面食

面食

面(~片;~汤;~筋;~糊;发~;拉~)
古代面食:饼(汤~)
面做的长条状食品:面(面条;挂面;寿~;汤~;炒~;凉~)
谷类面做的细长条食品:粉(粉干;粉丝;粉条;炒~;凉~) 麨
用米、麦、豆等面做的块状食品:糕(糕点;蛋~;年~;寿~;发~;豆~)
白色米糕:雪糕
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团(团子;饭~;汤~;米花~)
糯米面做的圆子:汤圆 粉果 元宵 圆子
半圆形有馅的面食:饺(饺子;~饵;蒸~;煮~;水~) 粉角 扁食
一种煮着吃的条状食品,多用荞麦面轧成:饹 饸 飵
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食品:馒(馒头;馒首) 馍(馍馍;白馍) 玉柱 馄饨
一种用发面包馅的食品:包(包子;肉~;甜~)
一种发酵后烤制的面食:面包
用玉米等杂粮面做的食物:窝头(窝窝头)
裹成圆筒形的面食:卷(卷粉;春~;花~)
油炸的面食:馃(馃子) 馓(馓子;馓枝) 油条
古代一种油炸的面食:粔敉 镮饼 开口笑
一种面食:饸 饹瘩 面疙瘩
其他几种面食:饨 馄(馄屯;馄饨) 餫(餫饨) 锅贴 馎饦 饽饽 馉饳
面食、点心里所包的糖、菜、肉等:馅(馅子;肉~;豆~;糖~;饺~;饼~) 心子
菜馅:馅草
饼中的豆馅:
发面用的含酵母的面块(粉):发面 发粉面筋 面肥 老面 焙粉 起子 酵子 引酵

☚ 面食、饼子   饼子 ☛

馉饳

〈名〉一种面制的团状食品。
《金》二: 西门庆道:“敢是卖~的李三娘子儿?”又六一: 一面安放桌席,胡秀拿果菜案酒上来,无非是鸭腊、虾米海味、烧~之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