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食茱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食茱萸 食茱萸 shízhūyú 亦稱“榝”、“藙”、“艾子”、“越椒”、“欓子”、“辣子”。“茱萸”之一種。因可食用,故名。落葉喬木,枝青黄多刺,上生白點。羽狀復葉,小葉披針形。花淡黄色。果實球形,熟時色紅。可提取芳香油,入藥。《禮記·内則》:“三牲用藙。”《楚辭·離騷》:“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廣雅·釋木》:“越椒,茱萸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四·食茱荧》:“〔釋名〕榝、藙、艾子、越椒、欓子、辣子。〔集解〕時珍曰: 食茱萸、欓子、辣子,一物也。高木長葉,黄花緑子,叢簇枝上,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搗濾取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始辛辣蜇口,人食物中用。周處《風土記》以椒欓薑爲三香,則自古尚之矣。”參見木果類“藙”。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藙 > 食茱萸 食茱萸 shízhūyú 亦稱“艾子”、“辣子”。即藙。“茱”,赤色之義,“萸”有“梂匯”之義,以其實成熟時色赤,其房聚成梂匯,可食用,故名。唐·蘇敬等《新修本草·木部·食茱萸》:“功用與吳茱萸同,少爲劣耳,療水氣用之乃佳。”宋·蘇頌《本草圖經·木部·食茱萸》:“蜀人呼其子爲艾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四·食茱萸》:“楚人呼爲辣子。”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藙 > 食茱萸 食茱萸 shízhūyú 即藙。 食茱萸【同义】总目录 艾子食茱萸欓子 食茱萸出《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又名艾子、辣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 的果实。分布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辛、苦,温,有毒。入肝、胃、大肠经。温中燥湿,利水下气,杀虫止痛。 食茱萸shí zhū yú《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食茱萸(22)。药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