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食叶象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食叶象虫leaf eating weevil

为害茶树芽叶的一类害虫, 主要有茶丽纹象虫(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和大绿象虫(Hypomeces squ-amosus Herbst), 属鞘翅目象虫科。
茶丽纹象虫 又名茶丽纹象甲、茶叶象甲。
分布与为害 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为害油茶、山茶、柑桔、苹果、梨、桃、板栗、刺槐、苧麻等。成虫咀食新梢叶片, 幼虫栖息土中, 取食有机质和须根。
形态 成虫体长5~7毫米, 灰黑色、体背具有黄绿色带金属闪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 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毛。触角膝形, 11节,柄节长,端部3节膨大。鞘翅上也具黄绿色纵带, 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卵椭圆形,长0.48~0.57毫米,宽0.35~0.40毫米, 黄白到暗灰色。幼虫头黄褐色, 体乳白至黄白色,肥而多横皱,无足, 成长时体长5.0~6.2毫米。蛹长椭圆形, 长约5~6毫米, 黄白至灰褐色,头顶及胸、腹各节背面有刺突6~8枚,而以胸部的较显著(见图)。


茶丽纹象虫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 多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在福建东北部, 3~4月间越冬幼虫陆续化蛹, 4月中、下旬成虫相继出土, 5月为害较盛。在安徽南部, 4月下旬开始化蛹, 5月中旬成虫开始出土, 6月盛发,直至8月上旬仍可见少数成虫。在浙江杭州, 成虫初见于5月中、下旬, 一般终见于8月上旬, 高峰在5月下旬~7月上旬。成虫上午羽化,先在土中潜伏2~3天后出土。夜晚至清晨很少爬动, 露干后开始活动, 中午前后多潜伏荫蔽处, 14时后又渐趋活跃, 昏暗后再行减弱。为害新梢嫩叶, 自叶缘食成许多半环形缺刻, 严重时仅留主脉。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有假死习性, 稍受惊动即坠地, 片刻后再行上树。善爬行, 但飞翔力弱。采摘、田间管理等工作中,人畜、工具的携带均可帮助其传播。交尾多在黄昏至晚间进行, 交尾次日雌虫陆续入土将卵散产于土中或落叶下, 也有数粒产在一起, 以表土中为多。树冠高大, 生长良好的茶园, 往往虫口较多。
防治 成虫盛发初期, 利用假死习性, 进行人工震落扑杀, 或喷施90%巴丹1 200~1500倍液。
大绿象虫 又名绿鳞象甲, 绿绒象虫。
分布与为害 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发生。成虫咀食新梢叶片, 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棉花、柑桔、柠檬、咖啡、桑等。
形态 成虫体长12.8~15.1毫米, 宽4.8~6.0毫米,略呈纺锤形,体黑色, 均匀密披绿或蓝绿色鳞片,并带有金属闪光。鳞片间散布银灰色长柔毛(雄)或鳞状毛(雌), 鳞片表面常附有黄粉。但也有鳞片为灰色、珍珠色,褐色或暗铜色, 甚至蓝色的。头管背面扁平,中间有一宽深的中沟,长达头顶, 两侧各有2条浅沟;触角粗短, 柄节长达复眼中部; 复眼突出。前胸基部宽, 后角尖, 前角在眼后突出成一短而尖的刺。小盾片三角形。鞘翅以翅肩附近最宽, 宽于前胸基部,向后渐窄。
生活习性 一年1代, 以老熟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常在6、7月间发生最多, 咀食叶片, 有群集性和假死性, 飞翔力弱, 卵散产。靠近山边、杂草丛生的茶园发生一般较多,且常以茶园四周受害较重,新植茶园常比熟地茶园为害重。在广东, 新植扦插茶园可因此虫为害而使植株死亡。
防治 见茶丽纹象虫,并注意清除杂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