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稱“鴟甍”。殿宇正脊兩端構件上之裝飾物,因形似飛形鴟魚,而又置於房脊之上,故稱。宋·黄休復《茅亭客話》卷五:“世傳怪龍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竄匿,藏人身中或者古木楹柱之内及樓閣鴟甍中。”《格致鏡原》卷二十引《墨客揮犀》:“漢以宫殿多災,術者言天上有魚尾星,宜爲其像冠於室以禳之。今自有唐以來,寺冠舊殿宇尚有爲飛魚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時易名爲鴟吻,狀亦不類魚尾。”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