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飞骑告发谋反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飞骑告发谋反案 飞骑告发谋反案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太后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皇帝,政事一决于太后。一日,有飞骑十余人在街坊中饮酒(飞骑:太宗贞观十二年置左、右屯营飞骑于玄武门,以诸将军统领,以为皇帝禁卫之军)。酒酣之际,有一人说道:“早知没有勋赏,不如拥戴庐陵王。”(指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豫王旦为帝)坐中另一飞骑起身而出,至北宫门(玄武门)告发其事。酒席还未散,禁军便前来捕人,将在座者全部捕获,关押于羽林军牢狱。经审讯,称言拥立庐陵王者,以谋反罪斩首,其余的人皆以知谋反不告罪处绞。而告发者授五品官。唐律规定:“诸知谋反及大逆者,密告随近官司。不告者,绞;知谋大逆、谋叛不告者,流二千里;知指斥乘舆及妖言不告者,各减本罪五等。”时武则天当政,欲清除反对者,故严告密之法,重奖告密者,故使本律条被滥用,使冤狱迭兴,大批无辜者杀身破家。对本案,史称“告密之端自此兴矣。” ☚ 太子李贤谋逆案 武则天废中宗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