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作经济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是指导合理运用作业动作的行为规范,是由吉尔布雷斯首先提出的。 后来,巴恩斯(R.M.Barnes)将其分为3类22项。 1.关于人体的运用:可分8项: ❷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❹ 手的动作应用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的结果者为妥。凡是可以用级别低的动作完成的操作,就不要用级别高的动作;凡是可以由小的运动量去完成的动作,就应该避免用大的运动量;凡是可以用少数肌肉群完成的工作,就不要用更多的肌肉群。 ❺ 尽可能利用物体的运动量。 2.关于工作地布置可分8项: ❸ 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落到操作者手边。 ❺ 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❼ 工作台和座椅的高度,应使操作者坐立适宜。 3.关于工具设备可分6项: ❸ 工具物料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 ❹ 手指分别工作时,应按照其本能分配负荷。 ❺ 手柄的设计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 研究动作经济原则的人很多,都有自己的观点,各持己见。以下17项是被普遍重视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