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飞扬跋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飞扬跋扈;专横跋扈

 异 飞扬跋扈 飞扬:飘扬飞起。跋扈:霸道,不讲理。原指意气举动超越常规,不受约束。今多指放纵任性,骄横凶狠。
大家见这个飞扬跋扈的土霸王和恶棍,今天落得丢盔卸甲的丧气相,都觉心中大快。(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第一章)这无异给这位号称“西北王”的徐树铮增加了目空一切、飞扬跋扈的资本。(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稿》第四章)
亦作“跋扈飞扬”。
我们据此可以知道严遂是站在公正的一面,而且性格相当直率,侠累则不免是怯过拒谏,跋扈飞扬。(郭沫若《我怎样写〈棠棣之花〉》)
专横跋扈 专断强横,暴 戾妄为。
朱常洵来到后,专横跋扈,吞并土地,搜刮民财,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王兴亚《李闯王在河南》四)后来张鸣岐一步步升到两广总督,曾将龙济光调为广东提督,以抵制专横跋扈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
都有霸道、不讲理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
“飞扬跋扈”、“专横跋扈”中的“跋”不能写作“拔”。
  • 上一篇:飞蛾投火;以卵击石
  • 下一篇: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土崩瓦解
飞扬跋扈

飞扬扈fēiyánɡbáhù

━━┃┃ 意气举动,越出常轨,不受约束。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后多指贬义,骄横放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

☚ 上下其手   马鹿颠倒 ☛

飞扬跋扈fēiyáng-báhù

飞扬: 放纵。跋扈: 蛮横。原谓意气冲动,超越常规,不受约束。语出《北史·齐本纪上》:“(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侯景是北魏时人,左脚短跛,虽不会骑马射箭,但善于出谋划策。起先任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外兵史。后高欢掌权,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称东魏,自己担任丞相,侯景便归附高欢,任丞相府长史,并兼任定州(今河北定州)刺史。此后他统率军队10万人,专门管制河南(今甘肃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13个州,长达14年。在任期间,滥用职权,奸诈逢迎,贪污腐化,草菅人命。高欢死后,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侯景因与他们之间有矛盾,怕遭遇不测,便于547年率兵归降了南朝的梁武帝萧衍。第二年,侯景与梁武帝之弟萧正德相勾结,发动叛乱。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后,侯景又用阴谋诡计,先是把萧正德勒死,然后立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为帝,称简文帝,自任相国,逼皇帝封其为“宇宙大将军”。三年不到,又废简文帝,立萧衍的孙子萧栋为帝,两个月后,派人用土袋压死简文帝萧纲,同时杀害了他的十几个儿子。最后逼迫萧栋让出皇位,改国号为汉。
侯景用种种残酷的杀人方法来巩固他的王位。他禁止两人以上交谈,假如有人违反,不但判死罪,连犯罪人的亲友也要治罪。他还设立一个大舂碓(chōngduì),凡是对朝廷不满被他抓住的人,都放入大石臼(jiū)中,用舂碓一下下捣死。侯景残酷的暴行和非人的统治终于激起百姓和一些正直官吏的反抗,萧衍的第七个儿子、任荆州刺史的湘东王萧绎率军打败了侯景,侯景在仓皇出逃途中,被部下羊鹍(kūn)杀死,后被百姓分尸,焚骨扬灰,他罪恶一生的结局与篡夺西汉的王莽有着惊人的相似。
现“飞扬跋扈”用以比喻人的性格与行为超越常规,放肆横暴,不守法度。有时也用来形容意气昂扬,豪放不羁。含褒义。如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成〉骄横恣肆:这个恶霸整天飞扬跋扈。

飞扬跋扈

(同)横行霸道 耀武扬威 胡作非为 为非作歹 无法无天不可一世
(反)循规蹈矩

飞扬跋扈

飞扬跋扈

❶形容意气举动豪放不羁。
❷骄横放肆,不遵法度。飞扬:任性放纵。跋扈(báhù):骄横。

☚ 放荡不羁   锋芒毕露 ☛

飞扬跋扈

飞扬跋扈

行为举动骄横放肆,不受约束。飞扬:放纵。跋扈(bá hù):蛮横。

☚ 伐善攘羭   锋芒毕露 ☛
放肆

放肆

诞 恣 肆然 纵肆 患肆 狂逞嚣张 侏张 撒顽 无所忌讳
言语荒唐,行为放肆:胡天胡地
轻率放肆:轻肆
轻慢放肆:慢肆
 简慢放肆:简恣
怠慢放肆:惰肆
傲慢放肆:傲肆 慢慆
骄纵放肆:骄肆 骄诞 骄逸 骄佚
骄横放肆,目中无人:飞扬跋扈 跋扈飞扬
 独揽大权,飞扬跋扈:专权跋扈
狂妄放肆:狂恣 骜肆
横行放肆:横放
 专横放肆:横肆 专恣 颛恣
凶暴狡猾,专横放肆:桀黠擅恣
专权放肆:擅恣
凶猛而放肆:猖獗
恣纵放肆:肆纵
猖狂放肆:猖肆
 气势逼人,猖狂放肆:气焰嚣张
猖獗放肆:炽肆
嚣张放肆:陆梁放肆
鬼东西竟胆敢如此放肆:鬼子敢尔 鬼物敢尔
放肆,无顾忌:恣肆
 放纵恣肆:从肆 横流(人欲~)
 猖狂恣肆:枭张
极端放肆,不行正道:大肆不道
(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放肆)

另见:轻率 任意 不顾 胡来 胡闹 狂妄 叫嚣

☚ 放肆   猖狂 ☛

飞扬跋扈

原指意态狂豪,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 目中无人。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唐代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 “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arrogant and domi neering; 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 lord it over sb; overbearing and unbridled; throw one’s weight around (/about)
❍ 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雄?(杜甫《赠李白》) We drink heavily and sing madly to while away our empty days.|We are riotously proud and defiant,but who appreciates us?

飞扬跋扈

arrogant and domineering; unruly and haughty;throw one’s weight around

飞扬跋扈fēi yánɡ bá hù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言行举止放肆,不受约束。现多形容气焰嚣张,蛮横放肆,目中无人。arrogant and domineering, overbearing and unbridled, throw one’s weight around, act like overlords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ó hù

【解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形容骄横放肆。
【用法】指人依功恃势,目无法纪,横行放肆,可用此语。
【例句】他~,欺行霸市,早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义】专横跋扈、盛气凌人
【反义】平易近人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原指意气举动,超过轨度。今形容蛮横放肆,目中无人。“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北史·齐高祖纪》:“(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常有飞扬跋扈志。”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宋·范成大《晓起闻雨》诗:“萧索轮囷怜烛烬,飞扬跋扈厌蚊声。”

飞扬跋扈

侯景原是北魏时的定州刺史。高欢篡夺北魏政权后,他又依附高欢,任大丞相府长史,仍兼定州刺史。他依仗手下10万精兵,专制河南十三州达14年之久。
高欢死后,高澄执政,要剥夺他的兵权,他便又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萧衍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坐镇寿阳。
但不久侯景又发动叛乱,攻陷了梁都建康,改国号为汉。
在建康,侯景飞扬跋扈,想出种种残酷的杀人办法,企图巩固他的统治,每逢出兵作战,他总嘱咐领兵的将领攻破城池后,把城里的无辜百姓杀光,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厉害。因此他的部下专门拿杀人作开玩笑的举动。
他又禁止两人以上交谈,如有人违犯,株连九族。他建立了一个大舂碓,把对他不满的人都投入碓内捣死。他还施行其他各种残酷的杀人方法,迫老百姓就范,借此扩大他的威势。
但是,梁朝的老百姓并没有吓倒。他们支持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湘东王萧绎,击败了侯景。侯景在逃跑途中被杀,结束了他飞扬跋扈的一生。
后来,“飞扬跋扈”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行为非常专制横暴,逾越常规,叫人难以忍受。

飞扬跋扈fēi yánɡ bá hù

飞扬:放纵;昂扬振奋。跋扈:蛮横;肆意妄为。形容骄纵横暴,放纵不羁。今多指放肆骄横。
【例】往往是学识浅薄的人学到一点儿皮毛就~,自吹自擂。
〔近〕专横跋扈
〔注〕“跋”不能写作“拔”,“扈”读hù。

飞扬跋扈fe?i yánɡ bá hu?

【释义】形容放肆横暴,目中无人。
?目中无人??????.
飞扬:????.
跋扈:??? ???.
???? ????.
??? ???.
【例句】父母的娇惯养成了他飞扬跋扈的性格。
??? ????? ??? ??? ?? ???? ??? ?????? ???.
【近义词】横行霸道 专横跋扈
【反义词】安分守己 彬彬有礼

飞扬跋扈fēi yánɡ bá hù

飞扬:放纵。跋扈:强横,不讲理。
❶ 形容骄横恣肆,目中无人。徐铸成《报海旧闻》三八:“段祺瑞依恃北洋旧将、各省督军的支持,真正把这位总统黎元洪视为泥‘菩萨’,不放在眼里,他的秘书长徐树铮更加~,他把国务院的重要公文送去给盖印时,粗声粗气,动不动就瞪眼。”
❷ 形容意志豪纵,不受束缚。郭沫若《论曹植》:“曹植的~,不守纪律,真是足以惊人。”
〔变式〕跋扈飞扬
〔近义〕❶ 专横跋扈 横行霸道 肆无忌惮
❷ 放荡不羁 放浪形骸
〔反义〕❶ 谦虚谨慎 谨言慎行
❷ 循规蹈矩 规行矩步
〔辨析〕跋,不能写作“拔”。
〔连用〕盛气凌人 胡作非为 耀武扬威 目空一切

放纵横蛮飞扬跋扈

格式 直叙式。
释义 飞扬:放纵。跋扈:横蛮。
出处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举例 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号叫,虎威断九衢之路。(《聊斋志异·席方平》)

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

循规蹈矩 奉公守法
xun gui dao ju feng gong shou fa
安常守分
an chang shou fen
【安分守己】 安于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循规蹈矩】 按照规则行事。规:圆规。矩:角尺。规矩,比喻规则、制度。
【奉公守法】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违法徇私。源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安常守分】 习惯于平稳生活,安守本分。
﹝例﹞ 因为在农村里除了突然发生不吉祥的事情,是不习惯托村里的生人给亲戚送口信的;何况,老太太又知道自己的闺女孙桂英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呢。(浩然:《艳阳天》) 什么都浪漫,……只有你不敢浪漫。小科员乡下佬,循规蹈矩的在雾里挣饭吃。(老舍:《离婚》)因为老夫廉能清正, 奉公守法,圣人敕赐,势剑金牌,着老夫先斩后奏。(元·曾瑞卿:《留鞋记》) 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视其所以章)》)
为非作歹 违法乱纪
wei fei zuo dai wei fa luan ji
作奸犯科 惹是生非
zuo jian fan ke re shi sheng fei
胡作非为 飞扬跋扈
hu zuo fei wei fei yang ba hu
耀武扬威
yao wu yang wei
【为非作歹】 任意地尽情地干坏事。
【违法乱纪】 违反法令,破坏纪律。
【作奸犯科】 尽做坏事,违犯法纪。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惹是生非】 招惹是非,挑起争端。
【胡作非为】 不顾法纪或舆论,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飞扬跋扈】 原谓意态狂豪,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空一切。源出《北史·齐高祖纪》:“[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耀武扬威】 炫耀自己的武力和显扬自己的威风。
﹝例﹞ 可是说起来,他又不承认:火神菩萨据说原是保佑小民的,至于火灾,却要怪小民自不小心,或是为非作歹,纵火抢掠。(鲁迅:《南腔北调集·火》) 他们在住房、调整工资和子女亲友的就业、升学、提干、安排工作、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以及涉外工作等方面,利用职权、利用工作上的方便和私人关系搞特殊化,违法乱纪,侵害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今儿子既在你处,必然是你作奸犯科,诱藏了我娘子,有甚么得解说?(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只要他从来不惹是生非,没有对不起弟兄伙的地方,就落在这带山里,谁也不会故意为难他的。(艾芜:《南行记》) 唐景秀心想,有那么一个胡作非为的丈夫,不及没有倒干净。(于敏:《第一个回合》)因此,他们对于飞扬跋扈,意气骄横,傲视一切,鄙薄群伦那一套花样缺乏兴趣。(秦牧:《爱友·诤友》) 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耀武扬威。(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肆意妄为。形容骄纵放肆。
〔例〕一想到那家伙~的样子,我就不想再与他合作下去了。
【辨析】“飞扬跋扈”与“专横跋扈”都有“蛮横、霸道”的意思,也都含贬义。“飞扬跋扈”另有“放纵、放肆”的意思,“专横跋扈”另有“专断”的意思。
【提示】“跋”不能写作“拔”。

飞扬跋扈fēiyáng-báhù

❶飞扬:昂扬。跋扈:豪放不羁。指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❷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形容骄横放肆,不遵法度。现多用后一义。

飞扬跋扈fēi yánɡ bá hù

形容为人放纵不羁,骄横暴戾。也作“跋扈飞扬”。

飞扬跋扈fēi yánɡ bá hù

【解义】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形容骄横放肆。
【用法】 指人依功恃势,目无法纪,横行放肆,可用此语。
【例句】 他~,欺行霸市,早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义】 专横跋扈、盛气凌人
【反义】 平易近人、谦逊有礼

飞扬跋扈fēi yánɡ bá hù

飞扬: 张扬放纵。跋扈: 骄横。原是形容人意气风发,举止放纵,无拘无束。明·黄淳耀《陈世祥寄弟小言序》:“予困场屋(指科举考试)久,畴昔(以前)之飞扬跋扈,销熔已尽。”后来也形容张狂骄横,全无礼法纲纪。郭沫若《论曹植》:“曹植的~,不守纪律,真是足以惊人。”

飞扬跋扈fei yang ba hu

飞扬:放纵。跋扈:张狂,蛮横。本指情态举动越出常轨,不受约束。后指放纵蛮横,狂妄无理。今多用此义。
【也作】跋扈飞扬
【近】专横跋扈 趾高气扬
【反】温文尔雅 谦恭有礼

飞扬跋扈 胡作非为fēi yáng bá hù;huí zuò fēi wéi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形容行为放纵,态度蛮横,任意干坏事。王子宜《和刘志丹同志相处的日子》:“杜斌丞校长对井文龙的~,也十分气愤。”


飞扬跋扈 盛气凌人fēi yáng bá hù;shèng qì líng rén

盛气:骄横的气势;凌:欺压。形容骄横傲慢,任意放纵,为所欲为。夏画《我的潇洒老娘》:“她又指出历史有证:~,一贯以势压人的人,最终都将被人唾弃。”


目中无人 出言不逊mù zhōng wú rén;chū yán bù xùn

不逊:没礼貌。形容人狂妄自大,看不起人,说话粗野,没有礼貌。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二十一回:“好在他们找上门来挨骂,痛快之极! 妙就妙在从此以后,那些老粗反正无胆造反,就不敢再~,胆敢犯上了!”

飞扬跋扈fēiyáng-báhù

飞扬:原形容精神振奋昂扬,后形容放纵。跋扈:强横,肆意妄为。形容放纵任性,强暴凶狠。
【例】这个人,傲气十足,飞扬跋扈,目中无人……“魄力”虽有一点,但是,有勇无谋。(李丰祝《解放石家庄》)

6TZ4【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形容意气举动横暴放肆。飞扬:放纵。跋扈:蛮横。

飞扬跋扈fēiyáng-báhù

〔并列〕 原谓意态狂豪,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空一切。语本《北史·齐高祖纪》:“(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张贤亮《小说中国》:“毛主席那会儿哪有这么多满街手拿‘大哥大’~的‘大款’?”
△ 现多作贬义。用于蛮不讲理横行霸道方面。
【近义】横行霸道 专横跋扈 惹是生非 胡作非为 耀武扬威
〖反义〗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奉公守法安常守分 童叟无欺。
也作“跋扈飞扬”。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无法纪。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聊斋志异·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