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飞剑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飞剑记》飞剑记
明万历余氏萃庆堂刊本《飞剑记》目录书影 明万历余氏萃庆堂刊本《飞剑记》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全称《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一名《吕仙飞剑记》、《吕纯阳飞剑记》。两卷十三回。题“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余氏梓”。邓氏即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一号竹溪散人,江西饶州府安仁县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仅存明万历余氏萃庆堂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余氏萃庆堂刊本,1990年齐鲁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排印本,1993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余氏萃庆堂刊本。 唐朝有一神仙,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其来历不凡,原乃神仙班头钟离权(人称汉钟离)之徒,名慧童,跟随他十二年。一日,众仙朝元,慧童见凡间如此美妙,动了凡心,背师下凡,投胎于河中府永乐县海州刺史吕让之家,母王氏。吕洞宾初生,金形木质,道骨仙风。自幼聪明过人,日记万言,学识超群,能文擅诗。然唐末咸通中才举进士,时年六十有四,授咸宁知县。 赴任之途,邂逅钟离权,相与谈诗论理数日,精神怠倦,乃俯几假寐。梦中历五十余年升沉万态,荣瘁多端,洞宾感悟慨叹,知宦途不足恋矣,乃拜权为师。弃官而归,回至永乐,结茅屋数椽,名曰“悟真斋”。权乃试其道心:一命罗候之神装扮乞丐于履端之辰(正月初一)求乞于洞宾,洞宾慷慨施舍,尽见其度量宽宏,轻财布施;二命山神化虎以噬其所牧之羊,洞宾毫无惧心,以身相代;三命杏花之精化美女诱惑之,试其色心定否;四命山鬼扮作劫贼,尽掠家中金银财物,家人无不痛楚,唯有洞宾毫不介意,躬耕自给,利心不动;五命山鬼现奇形怪状,洞宾见怪不怪,道心定矣;六命灯檠之精化妇人诱惑,洞宾仍不为所动;七命山魈之精扮作械死鬼囚索命,洞宾取刀索欲自尽。钟离权从空中大笑而下曰:吾七度试子,皆能坚忍,得道必矣。因功行尚未有完,乃授予黄白秘方,以济世利物,再度其成仙。钟离又携至碧云洞,教其炼丹之法,又将素书数卷和内丹之法付之。清溪道人郑思远与太华施真人邀钟离同去朝元,临行与洞宾曰:不久恐升入仙阶。洞宾却发出大愿:岩之志须度尽众生方上升未晚。 洞宾目送钟离,惆怅再三。有火龙真人过洞,赠与雌雄二剑。此剑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心。洞宾既得火龙真人之剑,遂携此二剑遨游环宇。 一日至吕梁洪,见一妇人淡妆素服,悲悲切切。问之,乃知其夫及二子均为此地水中蛟龙所噬,洞宾以雄剑斩之。游至永城,见有猛虎入城伤人,洞宾又以雌剑斩之。至金陵,见少女白牡丹赏花,就按下云头落在花园内,花言巧语,与其交会。长干寺黄龙禅师见白牡丹面上有邪气,乃授之以法,破洞宾采阴补阳之术。洞宾暴跳如雷,欲以雌雄剑斩黄龙,黄龙轻易破解,收取二剑。洞宾无奈求饶。黄龙留雄剑护法,还其雌剑,并令其佩于背脊之上,只许斩妖诛邪,如要伤人先伤自己。洞宾因失去丹田之宝,不能飞升,黄龙嘱其去高邮养阳九年,功成行满,方可游蓬莱,朝玉京。洞宾遵嘱,复了本原。 一日,洞宾游武昌,扮一客商,叫卖木梳,索价三千钱,往来三日并无一人还价。忽见一老媪行乞,洞宾以木梳梳之,白发变黑,短发变长,须臾之间,引得城里城外之人争相竞购。洞宾乃投梳于河,梳变苍龙飞去。洞宾又游于汴州,扮作货墨之客,索价五千,被王宠购回,归家被父亲打骂。是夜,洞宾至王宅,又与宠一笏。及晓,墨皆成金。洞宾至梓潼,有一娄道明者善为采阴补阳之术,年九十九犹如三十许人,自以为成了神仙。洞宾乃戏弄之,娄道明吐膏液数斗而卒。 一日,洞宾至长沙府,诡称回道人,持一小瓦罐乞钱,言己乃仙人,有能以钱满罐者,当授之以道。于是众人竞相以钱投罐,却总填不满。一僧人感到蹊跷,以一车钞入罐亦未满。回道人跳入罐内,遁去,僧人恼怒,将罐儿击碎,竟未见钞。众人俱悔,忽见钱又归还个人。 洞宾至江南遨游,扮作渔人模样,唱渔家之词。酒保张老送与一瓮竹叶青,一瓮葡萄绿,一瓮状元红,饮罢未醉。张妻有些小气,怒极而骂。洞宾取出一块石头与她,充酒钱,张妻越发恼怒,又与洞宾几壶堆花烧酒,欲醉死他以消其气。吕饮后酩然入醉,不醒人事。张老嘱人埋后,竟又见吕唱着劝世之词,开棺视之,竟无尸。张老大惊,将所与石头视之,乃一锭瓜子金也。 洞宾游杭州,扮作施药医士,求医者纷至沓来。医后皆药到病除,于是名传全城,瞎者、驼者、跛者也皆治愈。驼者、跛者酒肉相谢。洞宾饮罢装疯,将身上黑垢做成一个团儿,送与人吃,云可成仙。众人不敢吃。洞宾自吞之,着五色云,飞腾而去。一日,洞宾游鄂州岳阳楼,索饮于酒肆,店主索酒金,洞宾与之土块而快走出门。店主急追,见其已入云端,视土则成金块。后复游于岳阳,诡称道人,坐于柳下,柳已成精,乃作人言,呼其为神仙。洞宾大醉,往谒太守,造逡巡之酒,开顷刻之花,太守斥其以幻术惑世诬民,逐出之。洞宾感叹岳阳无有知者。又至一酒肆沽酒而饮,佯醉叫卖葫芦中之丹药,亦无人识。洞宾将葫芦抛向空中,葫芦悬空不坠,众人才识其为仙。 明万历余氏萃庆堂刊本《飞剑记》插图书影 洞宾至淮安府王溪村,村中有善士陈文修,建预修功果,设大斋。洞宾扮道人入斋厨,婢女欲逐之,惟何氏女竟止之,并与之斋饭。时淮河上有一客商陆清,闻吕洞宾在陈宅,求其度化。洞宾嘱其钻入灶洞,陆迟疑不决。洞宾挽何氏女钻入,竟仙化而去。 洞宾携何氏女至终南山碧云洞拜见钟离。钟离大喜,问度人多少。洞宾答曰:人心险恶,未易度化,止度有何氏女一人而已。次晨朝元,玉帝封吕洞宾为演正惊化真人,何氏女为太玄演化仙姑。 飞剑记书叙唐吕嵒,字洞宾,号纯阳子。原乃神仙班头钟离权之徒慧童,背师下凡,投生河中府海州刺史吕让之家,自幼聪敏,然六十四岁才举进士,授咸宁知县,道遇钟离权,指以玄理,遂淡然世味,拜权为师。回至永乐,结茅屋数椽,曰悟真斋。权乃七试其心,皆能坚忍,便授以黄白秘方,以济世利物,使三千功满,八百行圆,再度其成仙。钟离又携至碧天洞中炼丹,授以素书数卷和内丹之法,后钟离欲朝元,临行与纯阳曰: 不久恐升入仙班。纯阳发大心愿:喦之志须度众生方上升未晚。 时火龙真人来见纯阳子,赠与雌雄二剑。于是纯阳携剑遨游环宇。至吕梁洪,以雄剑斩蛟。至永宁城,以雌剑斩虎。又至金陵,见闺女白牡丹游春,与其交会。后长干寺黄龙禅师授白牡丹以法,破纯阳采阴补阳之术。纯阳飞剑斩黄龙,为黄龙所破,黄龙留其雄剑护法,还其雌剑,并命佩于背脊之上,只许斩妖诛邪。纯阳又去高邮养阳九年,方功成行满,返本还原。 从此,纯阳又遨游世界,度化众生。游武昌,扮客商卖木梳,三日无人还价,后众人见此梳有妙处,竞欲购买。纯阳乃投梳于河,梳变苍龙飞去。游汴州扮货墨之客。又游梓潼,有娄道明者,专养少女行采阴补阳玄素之术,纯阳戏弄之,娄乃卒。至长沙,欲度一僧,不成,乃踏石并化钱。复至春城山,召将斩狐精。 纯阳至江南扮渔人,自称吕元圭,唱渔家之词,在酒保张老家,喝了几瓮酒,与其石一以充酒值,激怒张妻,又与酒饮,纯阳醉死复生。后石头竟是瓜子金一锭。纯阳又至罗浮山度朱明观小童,至洛中度善行者陈执中,至渌江度喜接天下往来方士的笔师翟华,皆因与仙无缘,未度得。 纯阳一日游杭州,扮医士施药,治愈心腹之疾者、疯病者、痢疾者以及瞎者、驼者、跛者。于是轰动全城。人们以酒相谢,纯阳饮之装疯,将身上黑垢做成一丸,云吃可成仙,众人不吃,纯阳自吞之,飞腾而去。纯阳复游岳阳,往谒太守,施展法术。感叹岳阳之人无一人知我。又游广陵,欲度妓女杨柳,因其凡心正盛,只与之却老丹,之后,又游杭州天竺寺。 一日至江南戒严寺,以佩剑化一艳妇,欲试禅僧,岂知皆意荡神驰。又至宝华寺,见法慧禅师,随之往庐山拜见火龙真君,火龙真君指示淮安玉溪村有何惠娘,名登仙籍,可度之。纯阳径来淮安度何氏女,后与何女至终南山碧天洞拜见钟离。钟离不胜之喜,纯阳曰: 人心奸险,未易度化,止度有何氏女一人而已,次晨朝元,玉帝封吕纯阳为演正警化真人,何惠娘为太玄演化仙姑。 吕洞宾是传说中的神仙。在八仙传说中,他的故事最多,也最难搜罗完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洪迈《夷坚志》、周紫芝《竹坡诗话》、郑景望《蒙斋笔谈》均有有关吕洞宾故事的记载; 元曲有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无名氏 《吕洞宾戏白牡丹》、《吕翁三化邯郸店》、《吕纯阳点化度黄龙》; 明杂剧有周宪王《吕洞宾花月神仙会》、贾仲名 《吕洞宾桃李升仙梦》等等。吕洞宾的故事,正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世传吕洞宾,唐进士也,诣京师应举。遇钟离翁于岳阳,授以仙诀,遂不复之京师。”吕洞宾本是个凡人,遇仙后是否仙去也未明确点清。到 《飞剑记》 中,吕洞宾便成了一个有来历本根厚的人,他原乃钟离仙的徒弟,名叫慧童,因见凡间的繁华景致,遂背师投下界。这一不凡的来历,首先给这一人物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吕洞宾自幼聪敏,然仙文不入俗人眼,直至六十四岁才中举,授咸宁知县。赴任之途,遇钟离,与谈论玄理,于是仙机重悟、凡梦顿醒,又作黄粱一梦,乃感悟慨叹,知宦途不足恋,之后,钟离子七试其道心,验证其道心坚定不移后,才授与道法,在《鹤林玉露》 中,简单的 “遇钟离翁于岳阳,授以仙诀” 一句话,衍成了如此复杂的曲折的故事,这里固然表现了作者的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感慨。邓志谟在青年时代刻苦攻读,但应试不第,便外出漫游,走向著书、编书、教书的生涯,这种生活历程正是形成作者的消极出世思想的根源。 《飞剑记》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但它却使得先前各种有关吕洞宾传说中的小说因素得以充分活跃。 首先,吕洞宾被塑造成一位百姓的救星。吕纯阳得道后,又得火龙真人雌雄二剑,便携了二剑,游遨寰宇,为民除害。在吕梁洪,水中有一大蛟,鼓浪成雷,喷沫为雨,一年四季不知吞噬了几多性命,吕洞宾便飞剑斩蛟龙。在永宁城,有白额虎,磨牙厉爪,常扑进城来,择人而食,吕洞宾又飞剑斩白虎。在梓潼,有一娄道明,常蓄十三四岁的少女十人,施采阴补阳玄素之术,女子若有孕即遣去,复买新者。吕洞宾施弄法术,惩罚了娄道明。在春城山,收伏了为灾作害的狐精。在杭州城,医治众多病疾者。 一位出世的神仙,如此一心为百姓除灾弭祸,实实在在并未“出世”。这反映了邓志谟并未完全消极,乃在关怀人世,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惩恶扬善、扶危救困、扶正祛邪的美德。体现了传统的褒贬意识、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 当然,作者并没有刻意美化吕洞宾。第五回 “吕纯阳宿白牡丹,纯阳飞剑斩黄龙”写纯阳子道心不坚,偷花窃玉,与白牡丹交合。黄龙禅师破了他的采阴补阳之术,他还要找黄龙禅师报仇,便充分地暴露了这位神仙的贪恋色欲的侧面。而这也就更丰富了吕洞宾的性格内涵。作者从传统的审美标准出发,既歌颂主人公的美德,又不忽视主人公作为一个人的缺点,使得吕洞宾的形象更具有真实性和人情味。 其次,《飞剑记》发扬了民间传说的文艺性,保留了故事的诙谐、幽默的特点。吕纯阳踏石并化钱的故事便明显的反映了这一点。纯阳至长沙,诡为一道人,持一小瓦罐乞钱,于街头大声曰: 吾仙人也,有能以钱满吾罐者,吾即授之以道。那些居民闻得个神仙二字,那个不希慕,于是众人竞以钱投罐,罐子却从不曾满。一僧竟以一车钞填入亦未满,又恼又哭,怒破其罐,竟不见钞,众人亦悔。后吕纯阳作法,钱又归还各人,此僧忙跪求纯阳度化,纯阳隐而不见。这正是对想做神仙又惜财的人的辛辣的讽刺。又如作者写吕纯阳至戒严寺,以剑化一艳妇,寺中僧众五百余,皆大惊小怪,意荡神驰,一发疯魔了,又辛辣地讽刺了禅僧戒行的徒有虚名。 在小说中,具有幽默讽刺意义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揭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人们笃信道教、追求长生的社会现象,也反映出世俗社会中,人心的奸险难测。从艺术效果上说,幽默和讽刺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 作者是颇有点想象力的,他采用了许多幻化的故事来表现主题,如吕纯阳所卖之梳能变白发为娇娥,所货之墨亦能变成紫磨金。吕纯阳醉死亦能复生。经过吕纯阳医治,瞎者重见光明,跛者的一双脚儿也齐整了。引导世人在奇幻滑稽中遨游。而这些幻化的故事又较好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当然,也应该指出,《飞剑记》是在宋元人所传吕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编成的,它还存在着内容缺乏完整统一、文字较为粗疏的缺点。但是,我们以为,《飞剑记》在主人公塑造、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还是成功的,而且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传奇性也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在邓志谟的三部小说中,成就也以这部 《飞剑记》最高。 飞剑记一名《吕仙飞剑记》,全称《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长篇小说。明邓志谟撰。二卷十三回。志谟有《铁树记》已著录。本书演民间传说八仙之一吕洞宾出身,得道成仙,降妖伏怪等故事。题材多采自宋元人笔记及民间俗传,文字较顺畅,而叙写过于杂乱。有明余氏萃庆堂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飞剑记》fei jian jiA Story of Flying Sword 邓志谟 (Deng Zhim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