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廉❶傳説中的風伯。揚雄《羽獵賦》:“飛廉雲師,吸嚊潚率。” ❷漢觀名。武帝元封二年立於長安,上有銅飛廉,故名。馮衍《顯志賦》:“陵飛廉而太息兮,登平陽而懷傷。”班固《西都賦》:“披飛廉,入苑門。” 飛廉(3次)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后~使奔属《离》 前~以启路《远》 通~之衙衙《辩·九》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宫觀部 > 專名 > 飛廉觀 > 飛廉 飛廉 fēilián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飛廉 飛廉 fēilián 亦作“蜚廉”。風伯名。此神原爲鳳類神禽,能興風,漸傳爲形兼禽獸特徵,故或云神獸。《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注:“飛廉,風伯也。”《淮南子·俶真訓》:“若夫真人,則動溶于至虚,而遊于滅亡之野,騎蜚廉而從敦圄,馳於外方,休乎宇内。”高誘注:“蜚廉,獸名,長毛有翼。”《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李善注引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張銑注:“飛廉,獸名。”《漢書·武帝紀》:“作甘泉通天臺,長安飛廉館。”顏師古注:“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參見本類“風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