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风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風池
風池  fēngchí

足少陽膽經穴。在耳後髮際,大筋外廉凹陷中。因其善治風病,故名。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熱病》:“風池二。”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風池,在顳顬後髮際陷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風池主治肺中寒,兼治偏正頭疼痛。”

聚集之处

聚集之处

人物聚集的地方:林囿
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奥薮 渊薮
知识的渊薮:谈丛
事物会集处:渊棷
事物聚集的处所:林薮
事物集聚之处:渊林 渊渚
云气集合之处:云肆
深山云起之处:云根
聚风之处:风池

☚ 汇集之所   事物荟萃之处 ☛

风池

❶经穴名,代号GB20。出《灵枢·热病》。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当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平高 (《针灸甲乙经》)。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 以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向鼻尖方向直刺0.5~1寸 (图39)。
❷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眼平视,瞳孔直上,当眉毛上缘处,即鱼腰穴的稍上方。风池色红,主上中焦 风热,抽 搐,痰涎。

图39

风池Fengch’ih

系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风府外侧,当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施针时针向对侧眼球方向直刺1~1.5寸。主治头痛、眩晕、近视眼、外眼炎症、视神经萎缩、颈项疼痛等。

风池

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项后,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流泪,鼻渊,鼻衄,耳聋,中风,口眼斜、热病等。向对侧眼睛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风池

风池

足少阳胆经穴。取穴:在项后,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之凹陷中(见图2-1-8)。主治:感冒、头晕、目眩、头项强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中风、耳鸣、耳聋、鼻衄、鼻渊、疟疾。刺灸法:
❶与耳垂水平,针尖略斜向下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并向头顶、颞部、前额或眼眶扩散。
❷向对侧风池斜透刺2~3寸。局部酸胀,可扩散到项部。艾炷灸3~5壮;温灸15分钟。

☚ 率谷   肩井 ☛

风池fēnɡchí

经穴名。代号GB20。出《灵枢· 热病》。属足少阳胆经。位于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平风府穴。主治感冒、头痛、眩晕、鼻炎、急慢性眼病、落枕等。向鼻尖斜刺0. 8 ~1. 2 寸, 或平刺透风府。

风池

风池G20Fengchi

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灵枢·热病》。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位于枕部。项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正当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正坐或俯伏坐取之。局部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并有枕小神经分支。
一般直刺1~1.5寸。或向对侧风池穴透刺。针后局部痠胀,并可向头顶、颞部、前额或眼眶扩散。但勿向对侧眼窝外上方针刺过深,以防刺入颅内或脊髓腔。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外感、头目、耳鼻和神志等疾患,如头痛发热,洒淅振寒,热病汗不出,颈项强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翳膜遮睛,目视不明,雀目,青盲,面肿,口㖞,鼻渊,鼻衄,耳鸣耳聋,瘿气,疟疾,失眠,癫,狂,痫,中风昏危,气厥,肩背痛等。现又多用以治疗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电光性眼炎,近视,鼻炎,神经性耳聋,神经衰弱,高血压,癫痫,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风池


实验研究表明: 针刺实验性脑振荡家兔的“风池”、“足三里”部位,可使颅内压下降。用针刺风池等穴治疗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人血压下降,且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及其与卵磷脂的比值。对视力减弱患者,针刺本穴可提高视力。用手指按揉或梅花针叩刺本穴,对防治青少年近视眼有效。
☚ 脑空   肩井 ☛
000014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