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厲厲(厉)L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湖南之芷江、河北之黄骅、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古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或作 ‘𨞺 ()’, 姜姓。 《风俗通》: ‘齐厉公之后。’” 此以谥为氏。
❷郑樵又注:“ 《吴志》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厉氏。今东阳多厉氏。”
❸ 《姓氏考略》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以国为氏。” 古之厉国,当在今湖北随县北三十五里之厉山店。
❹又据 《唐书》 云: “唐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则此由李姓所改。(按: 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事发被诛,改其姓为 ‘厉’。)
汉代有厉温; 唐代有厉玄; 后梁有厉归真; 明代有厉升, 青田知县; 清代有厉鹗, 钱塘人。

厲lì

❶通“礪”。石,可用於磨刀。《漢書》司馬相如《子虛賦》:“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瑊玏玄厲,礝石武夫。”桓譚《仙賦》:“躇玄厲之擢嶩,有似乎鸞鳳之翔飛。”
❷磨煉,鍛煉。崔駰《達旨》:“率惇德以厲忠孝,揚茂化以砥仁義。”又丁儀有《厲志賦》。
❸端正,糾正。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進不稱往古以厲主意,退不能揚君美以顯其功。”
❹猛烈,迅速。揚雄《羽獵賦》:“猋泣雷厲,驞駍駖磕。”徐幹《齊都賦》:“驚波沛厲,浮沫揚奔。”
❺嚴肅,嚴厲。揚雄《逐貧賦》:“言辭既罄,色厲目張。”崔駰《達旨》:“雖有力牧之略,尚父之厲,伊、皋不論,奚事范、蔡?”
❻踴起,飛揚。《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僸祲尋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❼振奮。揚雄《甘泉賦》:“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
❽振,鼓動。揚雄《解嘲》:“矯翼厲翮,恣意所存。”
❾高。劉歆《遂初賦》:“軼中國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厲。”
❿近,附。《文選》班固《西都賦》:“聲激越,謍厲天。”李善注引薛君曰:“厲,附也。”崔篆《慰志賦》:“氛霓鬱以横厲兮,羲和忽以潛暉。”
⓫涉水。司馬相如《大人賦》:“互折窈窕以右轉兮,横厲飛泉以正東。”張衡《應間》:“深厲淺揭,隨時爲義。”
⓬危險。張衡《思玄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敕也。”
⓭惡鬼。張衡《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敺除群厲。”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厉,旱石也。”即“砺”的古字。砺,磨刀石。《诗·大雅·公刘》:“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1.通“癘” li
〔例一〕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注:“厉,犹灾也。”天厉,即“天疠”,天灾。厉通“疠”。
〔例二〕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醜厉。”笺:“厉,恶也。”
厉,来母、月部;疠,来母、月部。来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癞” lai
〔例一〕 《庄子·齐物论》:“厉与西施。”《释文》:“司马彪云病癞。”厉通“癞”。
〔例二〕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为厉,为癞疮。
厉,来母、月部;癞,来母、月部。来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烈” lie
[例一] 《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众窍为虚。”《释文》:“向、郭云:‘烈风。’”厉通“烈”。
[例二] 《文选》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厉响,猛烈的响声。
厉,来母、月部;烈,来母、月部。来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連” lian
[例一] 《方言》十二:“厉,今也。”朱骏声《通训定声》云:“今当为合。”连,合,即相连之义。厉通“连”。
[例二] 《广雅·释诂》二:“厉,合也。”《通训定声》云:“故厉山氏亦为连山氏。”
厉,来母、月部;连,来母、元部。来母双声,月、元入阳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勵” li
[例一] 《尚书·周书》:“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注:“厉,奖厉也。”厉通“励”。
[例二] 《后汉书·祢衡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厉节,勉励志节。
厉,来母、月部;励,来母、月部。来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厭
  • 下一篇:禸

“厉”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厉”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ㄌㄧˋ1122态度、言语不友善。吴语。上海松江:~声遢气‖~嘴。仇恨。古南方方言。《方言》第二:「予、赖,仇也。南楚之外曰赖,秦晋曰仇。」清钱绎笺疏:「赖通作~。《论语・子张》:『未信,则以为~己也。』郑玄注云:『~读为赖。』赖训为仇,声转为~。」熟,烂。古方言。《方言》第十二:「~,熟也。」清钱绎笺疏:「~之言烈也。《诗・大雅・生民》篇『取羝以軷,载燔载烈。』毛传云:贯之加于火曰烈。郑笺云:烈之言烂也。」拧;扭转。粤语。广东广州〖〗。~转身转过身去‖~埋片面背过脸去。做;作为。古南方方言。《方言》第六:「~,为也。吴曰~。」清钱绎笺疏:「《尚书・皋陶谟》:『庶明~翼。』疏引郑注云:『~,作也。以众贤明作辅翼之臣。』按吴曰~,瓯越曰印,皆奋~激印欲有所作为之意也。」游水渡河。中原官话。甘肃南部。雒江生《陇南方言本字考》:「~,阳平声,用双臂像船桨一样划水渡河。《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浅则揭。』」下垂的衣带。古方言。《方言》第四:「~谓之带。」晋郭璞注:「《小尔雅》曰:『带之垂者为~。』」清钱绎笺疏:「《左传・桓公二年》:『鞶~游缨。』贾逵、服虔、杜预注并云:『~,大带之垂者。』」

厲厉

(1次) 烈。此指香味浓烈。~而不爽些《魂》


厲厉

见[高厲]
另见 li

❶惡也。《詩經·大雅·民勞》: “無縱詭隨,以謹丑厲。” 毛傳: “厲,危也。”鄭玄箋:“厲,惡也。” 《春秋傳》曰其父爲厲。厲,壞也。”
❷犯政爲惡曰厲。《周禮·秋官·司寇》: “司厲: 下士二人。”鄭玄注: “犯政爲惡曰厲,厲士主盗賊之兵器及其奴者。”
❸遮例也。《周禮·秋官·司隸》: “守王宫與野舍之厲禁。” 鄭玄注:“厲,遮例也。”
❶嚴顔色。《禮記·表記》:“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 鄭玄注: “厲,謂嚴顔色。”
❺由䣛以上爲厲。 《論語·憲問》:“深則厲。”鄭玄注: “由厀以上爲厲。”(《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憲問》:“深則厲。” 鄭玄注: “由膝以上爲厲。”(《通德堂經解》)
❻讀爲“賴”,恃賴也。《論語·子張》: “未信,則以爲厲己也。”鄭玄注: “厲,讀爲賴,恃賴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子張》:“則以爲厲己也。” 鄭玄注: “厲讀爲賴,恃賴也。”(《通德堂經解》)
❼嚴正。《論語·子張》:“聽其言也厲。” 鄭玄注: “厲,嚴正也。”(《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述而》:“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鄭玄注: “屬,謂自嚴正貌。”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論語·子張》: “聽其言也厲。”鄭玄注: “厲,嚴正也。” (《通德堂經解》)
❽作也。《尚書古文·咎繇謨》: “惇叙九族,庶明厲翼,邇可遠在兹。”鄭玄注: “厲,作也。” (《通德堂經解》)
❾大帶之垂者。《春秋傳服氏注二》:“鞶厲游纓。”注: “鞶,大帶,厲是大帶之垂者。”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器石 > 旱石 > 厲1
1  lì

同“礪”。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涯渚 > 濱 > 厲2
2  lì

水涯。《詩·衛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厲。”毛傳:“深可厲之旁。”陳奂傳疏:“厲本涉水之名,因之水旁可涉亦謂之厲也。”《廣雅·釋詁一》:“厲,方也。”王念孫疏證:“厲謂水厓也。厲之言浖也。《廣雅·釋邱》云:‘隒、浖,厓也。’此云:隒、厓、厲,方也。厲與浖聲近義同。”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五:“厲謂水厓也……水旁謂之側,亦謂之厲;水厓謂之厲,亦謂之側。”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厲鬼 > 厲
厲  lì

即厲鬼。《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漢·張衡《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毆除群厲,方相秉鉞,巫覡操茢,侲子萬童,丹首玄製,桃弧棘矢,所發無臬。”《新唐書·李景略傳》:“既而若有女厲者進謝廷中,如光妻云。”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繼妻本不肯服石,吾痛捶使嚥盡,殁後懼爲厲,又賄巫斬殃。”參見本類“厲鬼”。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工具 > 礪 > 厲
厲  lì

同“礪”。

厲li

8596
“厉”的繁体。

厲lì

L095
“厉”的繁体。

〖厲〗 粵 lai6〔例〕普 lì

❶ 通「礪」,磨刀石,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礪」。許慎《說文解字》:「〜,旱石也。」司馬遷《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帶,泰山若〜。」(河:指黃河。)
❷ 通「礪」,磨,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礪」。陶淵明《歸去來辭.序》:「質性自然,非矯〜所得。」(矯:把彎曲的木弄直。)
❸ 通「勵」,勉勵,激勵,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勵」。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參之《穀梁氏》以〜其氣。」(《穀梁氏》:指《春秋穀梁傳》。氣:指文氣。)
❹ 嚴厲。《論語.述而》:「子温而〜。」
❺猛烈,劇烈。姚瑩《捕鼠說》:「其始來也,聲咻然以〜,鼠稍斂。」(其:指貓。咻【粵 jau1〔優〕普xiū】:貓叫聲。)
❻ 疾病、災禍。《詩經.大雅.瞻卬》:「降此大〜。」

厲厉, 金文; 篆lì

[厂(意符)+ 萬(聲符)→厲(《説文》:“厲,旱石也。從厂,蠆省聲。”厲,嚴格〈厲禁〉; 嚴肅〈嚴厲、聲色俱厲〉;猛,厲害〈雷厲風行、色厲内荏〉; 磨,使鋒利〈厲兵秣馬、再接再厲〉。)]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水深齊腰連衣過,水淺撩起長衣服。)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礪)兵、秣馬矣。”(束載,捆好東西裝載上車;厲兵,磨快了兵器;秣馬,喂飽了馬。)
《論語·子張》:“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爲厲己也。’”(子夏説:“君子在位,先要取信於民,然後再行勞役。如果没有取得信任,就會以爲在虐待他們。”)

厲()


五祀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2,西周中期
正廼(訊)厲曰: 女(汝)𧵒(貯)田不。

伯山父壺蓋,殷周金文集成9608,西周中期
厲(萬)年寶用。

散伯簋,殷周金文集成3778,西周晚期
其厲(萬)年永用。

魯大司徒子仲伯匜,殷周金文集成10277,春秋早期
魯大𤔲(司)徒子中(仲)白(伯)𠀠(其)庶女(厲)孟(姬)𧷽(媵)也(匜)。

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西漢
戊(牡)厲(蠣)一。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臣使蘇厲告楚王曰……

張家山漢簡·脈書15,西漢
四節疕如牛目,麋(眉)突(脫),爲厲(癘)。

漢印文字徵
高厲。

漢印文字徵
厲廣之印。

聞憙長韓仁銘,東漢
勖厲清惠。

石門頌,東漢
刺過拾遺,厲清八荒。

爾朱紹墓誌,北魏
公幼抱英奇,弱不好弄,志行凝厲,器用淹雅,惟懷寶望時,斂翼待騁。

元恭墓誌,北魏
率是熊羆,厲兹猑虎。

竇泰墓誌,北齊
氣厲風霜,精貫金石。

豆盧實墓誌,隋
苦節彌厲。

王榮及妻劉氏墓誌,隋
又轉羽林監,隨駕鄴京,任騎都尉,加厲威將軍、左衛府司馬。

王弘墓誌,隋
君投軀殉節,情厲鷹鸇。

楊厲墓誌,隋
君諱厲,字威彦。

周惠墓誌,唐
亟行詬厲。
《説文》: “厲, 旱石也。 从厂, 蠆省聲。 , 或不省。 ”

☚ 厥   厝 ☛
000029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