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黄é huáng妇女施于额头的黄色涂饰,也称额山。李商隐《蝶》之三: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温庭筠《偶游》: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额黄 额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以黄粉涂点于额间。因其形似花蕊,又称“蕊黄”。点额黄,为六朝时风。唐宋时亦存此风,张仲宗词:“蝶粉蜂黄都退却。”注云:“蝶粉、蜂黄,唐人宫妆。”温庭筠《菩萨蛮》词:“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张先《汉宫春》词:“奇葩异卉,汉家宫额涂黄。”周密《声声慢》词:“妆额黄轻,舞衣红浅。”刘辰翁《扫花游》词:“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都咏此妆。 ☚ 面饰 点痣 ☛ 额黄é huáng六朝、唐时妇女施于额头上的黄色涂饰,也称额山。李商隐《蝶》之三:“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额黄女子在前额发际涂黄粉,或以黄粉在眉心画作新月形,称“额黄”、“鸦黄”或“月黄”。晋代谢眺《美女篇》有“约黄能效月”之句,说明额黄之饰早在晋以前便已流行。但这种习俗仍以唐代为最盛,故多见于唐人诗咏。如卢照邻《长安古意》:“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袖太憨生。”李商隐《蝶》:“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吴融《欲晓看妆面》:“眉边金失翠,额畔半留黄。”到宋以后,这种额黄面饰便渐渐少见了。 额黄 额黄éhuánɡ┃━ 六朝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妇女以此为美,沿袭至唐。南朝梁·萧钢《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无题》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 翠花 燕裙 ☛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面飾 > 額黄 額黄 éhuáng 亦稱“額山”,六朝時婦女施於額上之黄色塗飾,相沿至唐,宋以後少見。南朝·梁簡文帝《戲贈麗人》詩:“同安鬟裹撥,異作額間黄。”唐·李商隱《蝶》詩之三:“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宫眉捧額黄。”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額山輕爲塵,翠鳞紅穉俱含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