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题燕太子丹传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题燕太子丹传后(《李文公集》) 评论文章,可以明白晓畅,读来叫人茅塞顿开,也可以一句一转,话中有话,须反复吟诵方知其味无穷。李翱的这篇《题燕太子丹传后》恐怕属于后一种。 文章平起,似貌不惊人。但在对“荆轲刺秦”一段人尽熟知的典故略作交代之后,以一句“事虽不成,然亦壮士也”带过,对过去史家评说下了个句号。言下之意,古往今来壮士如荆轲者何其多,荆轲不足道,历来见解亦不过如此而已! 寥寥数语,若奇峰拔地,作者已取居高临下之势。 但文章并不就势而下,却转出一句荆轲“其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的看法,着实令人为之一惊。正当拭目下文分解时,作者却又不慌不忙回过头来再言荆轲之举“不足道”,最后归结为“其弗就也非不幸”。话中话是,以前评价大感其悲壮实无必要。至此文章再呈高屋建瓴,大起大落,笔笔转,句句变,颇可玩味。 最后,作者笔锋又转,回到文章起头 “荆轲感义”本事,点出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问题: “燕丹之心,苟可以报秦,虽举燕国犹不顾,况美人哉?”换言之,就算燕太子有复国之心,但大势已去,剁下几个美人手指又顶何用?这么简单的道理,荆轲居然“不晓而当之”,即以无智之勇相报,不是太蠢了吗? 文章以“陋矣”二字归结,嘎然而止,留下思索待读者再去复诵其文。这样,一段历来为人称道的“荆轲刺秦杀身”的故事,被评价为不足以知变识机的陋者之举,写下了一节“翻案文章”。难怪有人评李翱文字“如燕市夜鸿、华亭晓鹤,嘹唳也足惊听”,的确不同凡响。 题燕太子丹传后 《题燕太子丹传后》唐李翱撰,见《李文公集》卷五。《史记》无燕太子丹传,此文所题似是小说《燕丹子》或《战国策》、《史记》中有关燕太子丹的记载。文中指出,荆轲受燕太子丹之谴。欲效鲁沫劫齐桓故事,生劫秦王政,迫使秦归还侵占的六国土地,事败而殉,虽不愧为壮士,然而却是一个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之人。秦王政不同于春秋时齐桓公之类霸王,齐桓公欲称霸诸侯,故而须讲信义以树威;秦王则欲为帝天下,并吞诸侯,故生劫之事不可能奏效。另外燕太子丹本心是报私仇,并非为六国,荆轲也不明白这一点,身死而无功。这篇说理短文精警透辟,有独到之见,行文纡徐跌宕,从容不迫。 ☚ 送薛存义序 与元九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