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颍上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同治)颍上县志

安徽地方志。清都宠锡等修,李道章等纂。十二卷,首一卷。宠锡字绥方,山东安邱人,曾官歙县、颍上知县。道章字闇如,安徽颍上人。贡生。该县志首修于明万历,清顺治、乾隆、道光复修,本志继道光志而作,同治九年(1870)成书,记事止于七年,约二十三万字。卷首有县境全图、域乡图等四幅。正文分舆地、建置、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宦业、人物、列女、艺文、杂志十二门,含津梁、田赋、户口、物产等六十三目。其中舆地沿革考,详载先秦至清政区沿革变化。水渠记淮水、颍水、𨴨水坝等百余处,津梁桥渡等百余处。对研究该地水利、交通较有价值。记载挂漏甚多,考证亦疏。该志为清代最后一修。有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光绪四年(1878)补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乾隆重修)颍上县志

安徽地方志。清许晋修,胡其焕、蔡书升纂。十二卷,首一卷。晋字漱翁,浙江德清人。雍正举人,时官该县知县。明万历、清顺治三修其志,是志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书,记事止于十六年,约十五万字。冠通县全图、城内全图于卷首。正文分舆地、建置、赋役、学校、选举、职官、人物、艺文、杂记等十二门,含疆域、沿革、水渠、城池、户口、田赋、物产、书院、山长、军屯、灾异、摭遗等七十一目。其中舆地门水渠目载境内河湖溜沟变迁。名迹目载古城、古宅、风景地三十二处。艺文志所收屠隆《重开颍河碑记》记述水利;高翼耀《兵宪谢公邑侯廖公生祠记》记述明末农民义起战事甚详。有乾隆十八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有缺页)。

颍上县志

❶十四卷。清翟乃慎修,马履云、徐必达纂。翟乃慎,字敕庵,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拔贡生,清顺治十二年来任颍上知县。马履云,邑人,官乾州知州。徐必达,官候选知县。颍上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迄此志已四十余年。翟乃慎来任县令,以宪府檄修邑志,急进父老耆旧,延马履云、徐必达等董其事,于顺治十二年九月付梓刊行。此志卷一并无一图,乃不称舆地,而称舆图,其名不相符。此志纲目归属,杂乱无序,体例极不严整,其内容亦称简陋,但纂者辑存一隅地方掌故,于世有功。有清顺治十二年 (1655)刻本、抄本,1960年合肥古籍书店油印本。
❷十三卷,首一卷。清刘耀春修,彭寿山、李同等纂。刘耀春,山东安邱人,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清道光初年来任颍上县知县。彭寿山,江苏泰州人,举人,颍上县教谕。颍上旧志,乾隆十八年(1753)许晋修之,至道光初已七十余年。知县刘耀春,奉大府檄,延彭寿山等纂修邑志。未几,彭寿山复以辑纂仕宦、科目、节孝三门,刚脱稿,而刘耀春移令阜阳,因其志稿犹待更定,乃携稿去,凡数易而志成。此志卷首列序、凡例、职名、目录、舆图;卷一为舆地;卷二为水利;卷三为建置;卷四为食货;卷五为风俗;卷六为学校;卷七为武备;卷八为秩官;卷九为选举;卷十为宦业;卷十一为人物;卷十二为列女;卷十三为杂记。据此志凡例云:“分地理建置为二目,依康对山《武功县志》例,水利为一目,依道光《江南通志》例,风俗为一目。”虽所宗悉为名著,而实际则极为疏略,如食货志,但有田赋而无户口、徭役,武备志仅有三页,而无兵事,学校志但有学额、祭田、书籍、学田,而无学宫、书院、义学等,皆荦荦大端,竟未言及。有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
❸十二卷,首一卷。清都宠锡等修,李道章、郑以庄纂。都宠锡,字绥方,山东安邱人,同治初来任颍上知县。李道章,字暗如,恩贡生,颍上县训导。郑以庄,字月航,邑人,拔贡生。书成于同治九年,至光绪四年,县令缪钟汴为之增补。据同治九年都宠锡序云:“旧志毁于兵燹,掌故无存,欲修辑之,未果。会大府修省志,檄郡县各辑志乘,乃谋于邑之师儒,博采轶闻,取旧志而增益之,援古证今,成一邑之典籍”。据光绪三年,缪钟汴序云:“自咸丰年间,兵燹叠遭,旧志不可复得。惟前令都君任内,本道光六年旧志,附入近年兵事,重加修葺,缮付手民,旋因经费不敷,未及竣事而去,余恐日久散失,为补其残缺订其讹舛,而是书乃成。”此志的刊行,实乃缪钟汴之功。此志因循道光刘耀春志,补旧志之缺,订旧志之讹舛,其体例较前志为完备。有清同治九年(1870)刻,光绪四年(1878)补刻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