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颌骨的生长发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颌骨的生长发育

颌骨的生长发育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出生前上颌骨的发育 上颌骨是由上颌突、侧鼻突和中鼻突三者共同发育而成,大部分来自上颌突,主要是向下、向外和向前生长。上颌骨包括前颌骨与上颌骨本体两部分:
❶前颌骨:容纳4个上切牙。前颌骨、上切牙及这部分的软组织是在胚胎5~6周时由中鼻突发育而来。前颌骨与上颌本体连接的骨缝,约在出生后一岁融合。
❷上颌本体:由上颌突发育而成。人胎第6周末时,在上颌突内产生几个骨化点,开始骨化。人胚第8周末,每一侧上颌突的内侧面发生突起,以后发展为侧腭突,形成硬腭的大部分; 中鼻突内侧面发生的突起为前腭突,形成硬腭的前部。于人胚第3、4个月时,这些突起联合,并与由额鼻突发育而来的鼻中隔联合,形成腭盖。以后腭前部组织内出现骨板而形成硬腭,其后部仍为活动的软骨。胎儿第4个月时牙槽骨开始发育,至出生时上颌窦才形成。
出生后上颌骨的发育 新生儿的上颌骨短而宽,主要由含有牙滤泡的牙槽骨所组成。上颌窦很小,以后由于上颌窦的发育,而把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与眶底分开,这样也就增长了上颌骨的高度。随着牙齿的发育和萌出,上颌窦的深度与宽度逐渐增大,约在18岁时发育完成。上颌骨长度的增长主要是上颌骨的唇侧面增生新骨,舌侧面骨质吸收,腭颌缝及腭骨后缘增生新骨。上颌骨长度发育过程中,牙槽骨长度的增长,可分为三个区: 即前牙区、双尖牙区(或乳磨牙区)及恒磨牙区。长度增长最多者为恒磨牙区,新生儿时约增长5mm,成人时约增长25mm。上颌骨宽度的增长:在腭盖正中缝处及上颌骨颊侧面增生新骨,在舌侧面骨质吸收。约在4岁时,腭盖已完成其成熟期总宽度的4/6~5/6。6~8岁时尖牙之间的宽度迅速增加,到12岁左右才接近完成。10~12岁时磨牙之间的宽度接近完成。腭盖的长度与宽度,因适应牙弓发育的需要而增加,出生后6个月中,腭盖要长大以容纳乳牙;4~7岁,再长大以容纳第一恒磨牙; 11~13岁,再长大以容纳第二恒磨牙;16~19岁,再长大以容纳第三恒磨牙。新生儿上颌骨较宽,成年人上颌骨较长,新生儿期间,上颌长度增长很快,而宽度增长不多,自此长度的增长一直领先。由新生儿到成年,上颌骨长度的增长约为2.56倍,宽度的增长仅1.6倍。上颌骨高度的增长: 上颌窦的发育增长了上颌骨的高度。在腭盖表面和牙槽突表面增生新骨,同时在鼻腔底面骨质吸收,因而腭盖和牙槽逐渐下降,鼻腔也随之向下扩展。因牙槽突增长的速度大于腭盖,以及舌肌的作用,使腭盖穹窿逐渐增高。婴儿时腭盖平坦,成年时其高度约增长10mm,老年时因牙齿脱落和牙槽骨的吸收,腭盖又变平坦。上颌骨与额、鼻、泪、筛、犁、腭、颧等骨相连接,与面部的发育关系甚大,故一般称上颌骨为面部结构的锁钥。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出生前下颌骨的发育 下颌骨是由下颌突发育而来。先在下颌突的中心形成一条下颌软骨,称Meckel软骨。胚胎第6周时即已形成。其弯曲成弓形,从耳壳走向中线,两侧软骨以纤维组织相连接,为下颌骨的暂时支架。软骨的后端形成中耳的鎚骨、钻骨和蝶下颌韧带,其余部分逐渐吸收、消失。在发育过程中,下颌神经与下颌软骨的关系较为密切,下颌神经出颅后所分出的下齿槽神经及切牙神经,在软骨上缘的外侧,与下颌骨平行向前在此二条神经的外侧,最初出现胚胎性结缔组织膜,即下颌骨的始基。人胚第7周时,在切牙神经和颏神经所形成的夹角下方,相当于将来的颏孔区,下颌骨始基开始骨化。骨化从此中心沿下齿槽神经的下方向后扩展,沿切牙神经的下方向前扩展,形成骨组织。同时在这些神经的内外两侧向上扩展,形成下颌骨体部的内外侧骨板,神经逐渐位于内外侧骨板构成的骨槽中。下颌骨升支由另一个骨化中心发生,即在下颌孔的后上方先出现结缔组织膜,以后骨化形成下颌骨升支髁突。到人胚第10周时,才具有下颌骨的雏形。下颌骨中缝处起初为纤维组织连接,以后出现纤维软骨联合。软骨增生、骨化,下颌长度随之而增长。至一岁时,下颌骨中部纤维软骨的联合钙化为骨性联合,而此联合处停止生长,在下颌骨板外面增生新骨,内面骨质吸收,以使下颌骨的宽度增长,随着牙胚的发育,牙槽骨的高度迅速增长,而使下颌骨的高度不断增加。下颌髁突的生长:人胚第12周时,出现髁突软骨,软骨不断增长,靠近下颌升支骨组织的软骨并逐渐骨化,而使下颌升支变长。下颌髁突的软骨增生可持续到20~25岁。
出生后下颌骨的发育 婴儿在一岁以内,两侧下颌骨联合处钙化融合而为整体,不再生长。此后下颌骨的发育主要是由髁突软骨及骨的表面生长而长大。下颌骨是由牙槽骨、下颌体及下颌升支构成。牙齿、肌肉及软骨组织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牙槽骨部分是最富于反应性的部分,其生长发育直接受牙胚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及脱落的影响。在发育年龄内,下颌体由于肌肉的功能作用引起骨组织增生。下颌髁突软骨组织的增长持续到成年,对下颌骨高度的增长起重要的作用。下颌骨长度的增长:下颌支后缘增生新骨而前缘骨质吸收,下颌体前部外面增生新骨而内面骨质吸收,因此下颌体的长度得以增加。下颌骨长度的增长,以恒磨牙区增长最多。第二乳磨牙至下颌角间的距离,新生儿约10mm,两岁时约20mm,6岁时约25mm,成年时可达45~50mm。下颌骨宽度的增长:下颌骨的外侧面增生新骨,内侧面骨质吸收,下颌的宽度得以增加。下颌骨高度的增长:下颌支上缘及髁突处增生新骨,下颌体的上面增生牙槽骨,下颌的下缘增生新骨,因而下颌的高度得以增加。
出生后下颌骨形态的改变 初生儿,下颌由髁突至正中缝处约成一条直线,下颌角钝,约为140°~160°。下颌支甚短,下颌支与下颌体长度之比约为35:100,此时的颞下颌关节凹甚平,以便在吮吸时下颌可以前后运动。到成年时,下颌支与下颌体的比例为65:100,下颌角的角度逐渐变小,下颌角约为120°,颞下颌关节凹也变深。

☚ 颅面的生长发育   颌 ☛
000171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