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顾绣洗马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顾绣洗马图 顾绣洗马图明代制品,高33.4厘米,宽24.5厘米,1960年由关瑞梧捐献,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顾绣洗马图 明代嘉靖年间,进士顾名世在上海建露香园,顾氏女眷多长于刺绣,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绣或顾绣。顾绣中声誉最高的人物是韩希孟,她是顾名世次孙顾寿潜的妻子。1634年春,韩希孟仿宋元名画,摹绣八幅,汇成 《仿宋元名迹册》。顾寿潜是明末画苑领袖董其昌的弟子,董见到这些刺绣后,大为惊叹,遂逐幅题跋,韩希孟因之声誉更高。此幅洗马图即《仿宋元名迹册》的第一幅,以白绫做地,用彩色丝线绣出一长者站在河中俯身于马背之上,右手持刷正在洗马,对马的钟爱之情溢于脸上;花白色马在主人的洗刷下,一边轻提左前蹄撩拨水面,一边昂头长啸,似在鸣谢主人; 因受长者洗马活动的影响与马蹄的拨撩,马身附近的河面荡起阵阵涟漪; 长者右后方的岸边,一株翠柳正随风轻摇; 画幅下方绣有 “韩氏女红” 印。整个画面透露出的尽是元代绘画宗师赵孟頫的风范,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刺绣技艺。董其昌为此幅洗马图的题跋是: “一鉴涵空,毛龙是浴,筌逸九方,风横歕玉,屹然权奇,莫可羁束,𥬞电追云,万里在目。” 顾绣的绣稿多取自宋元名画,为维妙维肖地传达原作精神,擘丝极细,针法丰富,能以不同的针法表现物象的不同肌理。针丝不及之处,则以彩笔接色,细腻逼真,自然和谐,为明代其他绣种所不及。清代以来,顾绣逐渐式微,以绣代画者日多,甚至出现了只绣轮廓,其余皆用彩绘的 “空绣”,绣品的性质也有了从摹画转为实用的趋势。在明代的顾氏女眷中,就有以传授绣艺为生的,顾氏弟子散布各地。由于地域的关系,清代的苏绣从顾绣中继承了很多东西,时至今日,工艺美术商店在经营当代绣品时,也愿以“顾绣”作标榜。 ☚ 缂丝衮服 五彩织成极乐世界图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