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释义】顺:遵循。遵循道德的,就昌盛;违逆道德的,就灭亡。◆也作“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举例】① 《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② 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告大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③ 历史上那些暴君奸臣,无视“顺德者昌,逆德者亡”这一古训,横行无忌,胡作非为,但“多行不义必自毙”,谁逃得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辨】复句式成语,通常连用。 - 上一篇:声生势长,财大气粗
- 下一篇:贪夫殉利,烈士徇名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义的就会繁荣昌盛,违逆道义的就会衰败灭亡。 也作 ❶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❷ 顺德者吉,逆天者凶。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shùn dé zhě chānɡ, nì dé zhě wánɡ符合道德的可以昌盛,背逆道德的就要灭亡。也作“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shùndézhěchāng,nìdézhěwáng〔其他〕 符合道德的就会昌盛,违背道德的就会灭亡。语出《汉书·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告大王,~,欲一天下,当顺民心。” △ 多用于告诫人君崇尚德治。 也作“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顺从正义,就能昌盛;违背正义,就会灭亡。指事业的盛衰取决于是否正义。语出《汉书·高帝纪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例] ~,奴隶制很快就成为了历史,可商品交换却没能恢复其完美性。在漫长的中世纪,当灵魂和肉体用来换钱的时候,一方面的幸福和快乐,往往是另一方面的痛苦和悲凉。(纪文奎《改革的战略取向——三足鼎立》) 也作〖顺道者昌,逆德者亡〗《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七年》:“古人有言:‘~。’曹公奉天子诛暴乱,法明政治,上下用命,可谓顺道矣。袁氏恃其强大,背弃王命,驱胡虏以陵中国,可谓逆德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