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公三3186名房屋。吴语。浙江杭州、镇海。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俗谓屋也。《游览志余》:杭州市语屋曰~。」   顶公❶〈隐〉明清江湖诸行指芦席。见《新刻江湖切要·舟具类》。 ❷〈隐〉明清江湖诸行指帽子。见《新刻江湖切要·衣饰类》。系就其戴在头顶而言。 ❸〈隐〉明清市语指屋子。见《通俗编·识余》。 顶公dǐng gōng❶清末民初闽粤、南洋江湖社会谓雨帽。《海底·闽粤及南洋各地通行之隐语》:“雨帽: 顶公。” ❷明清江湖社会谓屋子。《通俗编·识余》:“屋曰顶公。” ❸明清江湖社会谓芦席。《新刻江湖切要·舟具类》:“芦席: 顶公。”又《切口·舟夫》:“顶公: 芦席也。” ❹明清江湖社会谓帽子。《新刻江湖切要·衣饰类》:“巾帽: 顶公。” ❺清代天地会谓雨帽。语见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