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顛顛(颠)Diā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晋大夫颠颉之后。”颠颉曾随晋公子重耳出逃列国,后为文公(重耳)所杀,其后或以名为氏。
❷又云: “或言周乱臣太颠之后。” (按:太颠,“文王四友”之一,或称其为 “贤臣”,不知郑樵因何特书其为乱臣。此亦以名为氏。)
❸又,《姓氏考略》注云: “颠𫑄, 虞地, 后为晋地。 见 《左传》。故晋有颠姓, 望出绛郡。”颠𫑄, 即虞坂 (按: 《中国姓氏大全》写作“颠陵阪”; 《姓氏词典》 写作 “颠𫑄坂”),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唐代有颠文𫐆。

顛diān

❶頭頂。蔡邕《釋誨》:“有務世公子誨於華顛胡老。”
❷物之頂端,末端。司馬相如《上林賦》:“夭蟜枝格,偃蹇杪顛。”
❸倒置。見“顛倒”。
❹仆倒,墜落。《文選》揚雄《甘泉賦》:“鬼魅不能自逮兮,半長途而下顛。”
❺瘋狂,反常。見“顛遽”。
❻同“滇”,縣名,在今昆明一帶。《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顛歌,族居遞奏。”李善注引文穎曰:“顛與滇同也。”

“颠”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颠”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7196一只脚有病,走起路来,做点地的样子。东北官话。东北〖〗。他走起来就是连跑带~的。徽语。安徽绩溪〖〗。佢有一只脚不能担力,行路的时候用一只脚~来去。跑;走。东北官话。东北〖〗。他连声儿也不啃就~了。北京官话。北京〖〗。可别让那坏小子~喽!《侯宝林相声选》:「『嘿!昨儿我䁖你去啦。』『啊!䁖我来啦?』『我一䁖,你~儿啦。』」冀鲁官话。山东寿光〖〗、聊城〖〗。一说要逮他哩,他早~儿了。山东淄博。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十八回:「既不是梦,咱不快~,等待何时?」胶辽官话。辽宁大连〖〗。会未开完,他就~了。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你又从哪儿~上来咧?晋语。山西忻州〖〗。他早就~唡。禹宝东《浪子新传》:「哪儿打架哪儿去,警察来了咱就~儿。」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你又从哪儿~上来咧?西南官话。湖北武汉〖〗。一天到晚到处~。翘;撅。中原官话。河南信阳〖〗。~腿翘腿。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ian55〗。李劼人《暴风雨前》:「芝麻大点的事,都~起屁股去向护院请示。」翻;反转。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ian55〗。~转屁股就走。吴语。上海崇明〖tie55〗。~跟斗翻跟斗。趔趄。闽语。福建厦门〖tian44〗。伊~一下,跋倒跌倒喽。掂。冀鲁官话。山东。《聊斋俚曲集・寒森曲》第八回:「展开包甚喜欢,又包煞~了~,约摸也有二两半。」捣;舂。胶辽官话。山东荣成〖tian42〗。~蒜掏蒜。偷闲;闲逛。闽语。福建厦门〖tߵian44〗。做工𫧃用~不能偷闲。拖延;不起劲而耽搁。闽语。福建厦门〖tߵian44〗。~三日则才做好。讥讽。西南官话。云南昆明〖〗。~他‖莫~嘎,不是我写呢。疯癫;顽皮。赣语。江西高安老屋周家〖〗。这个细人子孩子好~。粤语。广东广州。木鱼书《陈世美三官堂琵琶记》卷二:「相爷指手高声骂,你胡言乱语逞乜声威,未晓你个人好~定废。」尖儿;尖梢。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顛颠

(1次) 颠仆。车既覆而马~兮《章·思》

❶踣也。《易·鼎》: “初六,鼎顛趾,利山否。” 鄭玄注: “顛,踣也。” (《通德堂經解》) 《易·鼎》: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鄭玄注: “顛,踣也。”(《鄭氏佚書》
❷殞也。《春秋傳服氏注十二》:“其有顛越不共則劓殄無遺育。”注: “顛,殞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頭 > 頂 > 顛
顛  diān

即頂。

顛dian

EE8D
“颠”的繁体。

顛diān

D081
“颠”的繁体。

〖顛〗 粵 din1〔巔〕普 diān

❶ 頭頂。《詩經.秦風.車鄰》:「有馬白〜。」
❷ 事物的頂端,有詞語「〜峯」。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
❸ 跌倒,有成語「〜沛流離」。《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沛必於是。」
❹ 顛倒,有成語「〜倒是非」。劉向《楚辭.九歎.愍命》:「今反表以為裏兮,〜裳以為衣。」(裳:古人下半身的衣裙。)
❺ 通「癲」,精神失常,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癲」。蘇軾《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於馮當世者》:「無功暴得喜欲〜。」

顛,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第一字形从阜从倒置之 “子”,第二字形从阜从倒置之“人”,“阜”是高坡,以上二形都是會意字,表示一人從高坡顛落。第三字形追加聲符 “丁”。本義當是顛落、顛隕,引申爲顛倒、倒置、顛簸等義,又引申爲本源等義。又假借作 “頂”,指頭頂或泛指物體頂部。甲骨文 “顛” 有增加 “丁” 聲的寫法,小篆“頂”从丁聲,故知 “顛” “頂”二字可以通假。如果不明甲骨文字形,就很難確定本義。如果不明多種古文字字形,更難貫通形義。卜辭用顛隕義。銘文通 “鼎”。提示: 有學者認爲甲骨文字形或隸定爲 “队”,讀 “隊”(墜)。

顛颠,金文;篆diān

[頁(意符)+ 真(倒頁,意符)→顛(《説文》:“顛,頂也,從頁,真聲。”顛,頭頂〈華顛〉。 最高最初的部分〈顛末、树顛〉。 傾倒,跌〈顛覆〉;上下震动〈顛簸〉。)]
《詩經·秦風·車鄰》:“有車鄰鄰,有馬白顛。”(車過響叮叮,馬兒白頭頂。)
[唐]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