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诚1898—1965

浙江青田人
国民党将领。北伐时,任南京总司令警备部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8年10月去台湾,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之后,两度当选为国民党副总裁和“中华民国副总统”。
字:辞修
号:石叟
别名:陈揆

陈诚1896—1965

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19年入保定军官学校。1922年在粤军中任连长。1924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属蒋介石嫡系。北伐战争时期任团长、师长、南京警备司令。后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参与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反革命“围剿”。以后,任国民党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宜昌行营主任。1933年,任国民党第二路军总指挥。“西安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次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参与策划发动反革命内战,直接指挥国民党军队向山东解放区、东北解放区进犯,被击败。1948年逃往台湾,后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警备司令、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副总统”等职。1965年3月在台北病死。

陈诚

陈故副总统纪念集 (台湾)陈故副总统治丧委员会编印1965
年版242页
陈副总统纪念集
陈诚与中国
刘永年汇编
黄国书等
(台湾)大江出版社1965年7月版441页
(台湾)时代文化出版社1965年8月版
280页
陈诚先生传
陈诚先生传略
陈诚先生的性格和思想
何定藩(台湾)反共出版社1965年10月版394页
*中央日报1954年2月17日
*中央日报1954年3月25日,*公论报
1954年3月25日

陈副总统年表 *台湾新生报1954年5月20日
主台一年的回忆
陈辞修先生大事年表
陈诚*中央日报1956年10月24日
*中央日报1965年3月6日,*台湾新生报
1965年3月6日,*中华日报1965年8
月30日
陈副总统与台湾
陈辞修先生世系纪要
陈副总统传略
陈辞修先生年表
罗璜*联合报1965年3月6日
*中央日报1965年3月6日
*中央日报1965年3月6日
*新闻报1965年3月6日、7日
陈副总统与新闻记者
永怀辞公二三事
记辞公琐事一则
副总统与陆军官校
陈辞公与台湾土革
哭辞公忆往事
王康
丘誉
曾约农
刘树远
汤惠荪
张振国
*中央日报1965年3月8日
*台湾新生报1965年3月10日
*中央日报1965年3月10日
*新闻报1965年3月20日
*台湾新生报1965年4月11日
*台湾新生报1966年4月15日,*中国一
周1965年784期
陈故副总统生平事迹
陈副总统轶事
我所了解的陈辞修先生
陈辞修先生生平大事纪要
几个难忘的印象——悼陈辞修副总统
最后之一面——哀悼陈辞修先生
陈故副总统与农业
严家淦
桑榆
刘健群
吴相湘
洪炎秋
黄季陆
沈宗瀚
*台湾新生报1966年3月6日
*畅流1957年14卷11期
*艺文志1965年1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4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4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4期
*传记文学1965年7卷4期,沈宗瀚晚年
文录第275页
陈副总统大事年表 *现代政治1965年12卷3期
悼念陈副总统专辑
陈副总统生前的小故事
悼辞公怀往事
陈副总统与台湾
敬悼陈故副总统专辑
陈副总统的戎马生涯
陈辞公之德泽风范(上、中、下)
陈诚(1898—1965)
张群等
家穀
段剑岷
杨家铎
周至柔等
潘健行
陈松云
蒋永敬
*现代政治1965年12卷3期
*自由谈1965年16卷4期
*畅流1965年31卷4期
*中国一周1965年777期
*中国一周1965年777期
*中国一周1965年804期
*畅流1967年35卷2—4期
*传记文学1974年25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181页
存亡绝续的三十八年——追怀陈故副总统辞修
先生
郭骥*中外杂志1975年17卷5期
陈辞修重组新内阁——采访二十五年之三十七
长忆革命将相陈诚将军
于衡
邓文仪
*传记文学1975年26卷5期
*光复大陆1975年98期,*艺文志1975年
115期
陈辞修先生大事年表 *光复大陆1975年98期
中原大战前夕的陈辞公与我
怀辞公忆恩施——怀念陈副总统逝世十六周年
忆陈诚将军
陈诚的死
我所知道的陈诚
宣介溪
程振粤
乐恕人
刘红
杜伟
*传记文学1980年37卷1期
*传记文学1981年38卷3期
*中外杂志1984年35卷4期
名人传记1985年6期
纵横1985年6期,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
12辑第129页
陈诚出卖邓演达及其它
陈诚
李洁之
严如严
广州文史资料第5辑第138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7辑第
49页
陈诚(1896—1965)(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2分册第36页
陈诚(1896—1965)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91页
陈诚(1896—1965)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56页

参谋总长陈诚上将
陈诚
陈诚
陈诚
陈辞修生平大事
陈诚
鞠躬尽瘁的陈辞修先生
随陈诚十九年所见
对《我所知道的陈诚》的一点更正
对《我所知道的陈诚》的质疑
陈诚及其军事集团的兴起和末落
邓演达的被害与陈诚的发迹有关吗?——与杨
伯涛、周一志同志商榷

傅润华
吴相湘
谭慧生
吴相湘
厂 民
李德安
邱行湘
柳梃生
毛啸岑
宋瑞珂
宋瑞珂
中国名将录第1辑第6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185页
*民国百人传第2册第187页
民国伟人传记第583页
*民国政治人物第2集第150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87页
*当代名人风范(4)第1469页
史料选辑(南京)第3辑第173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237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第240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1辑第1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第268页
陈诚在湖北
我们所知道的陈诚
陈诚的形形色色
陈诚在日本投降后的两次武汉之行
陈诚的“新湖北建设计划”
记陈诚的两件事
陈诚(1898—1965)
陈诚
马毓英
吴先铭 吴自强
贺有年
徐怨宇
朱茂凡
吴忠亚
编纂组
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1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28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43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49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54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60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465页
*革命人物志第5集第201页
陈诚
陈诚
在陈诚家任家庭教师的日子里
陈诚好名 迁怒无辜——记鄂西大捷祝捷晚会
的一幕插曲
魏桥等
杨牧 朱继明
朱北京
朱孝达 李东百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23页
黄埔军校名人传略第1卷第213页
常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107页
鄂西文史资料第3辑第205页
陈诚在湖北的二三事
陈诚在湖北办的所谓“民享社”
陈诚(1898—1965)
朱茂凡
张泉
湖北文史资料第2辑第119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2辑第123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第262页

陈诚

陈诚的军政生涯
蒋介石的宠将陈诚
陈诚传
徐济德
孙宅巍
政协浙江省委员会
文史编辑部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306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45页
华艺出版社1991年版223页
蒋介石和陈诚
陈诚晚年
关于陈诚及其西行的几个问题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101)陈
诚应改标为(1898—1965)
赵洪昌 王学庆
孙宅巍
杨富学
王学庄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70页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93页
新疆历史研究1986年1期
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回忆陈诚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年—1944年)(上、下)
徐世江
陈 诚口述 中国
第二历史档案馆
春秋1986年5期
民国档案1987年1、2期
陈诚姻缘传
我所知道的陈诚
陈辞修与尹仲容
抗日战争中的陈诚
陈诚发迹史
陈诚略论
陈诚其人其事
陈辞修先生年谱简编初稿(1—4)
董秉弟
樊崧甫
冯世欣
孙宅巍
姚 辉
孙宅巍
方知今
吴锡泽编著
名人传记1987年3期
*传记文学1987年71卷3、4期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4期
江海学刊1989年3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4期
学海1990年2期
黄埔1990年4期
*传记文学1993年62卷5、6期,1993年63
卷1、2期
陈诚主台政一年的回忆陈 诚口述 吴锡
泽笔记
*传记文学1993年63卷5、6期
关于“陈诚主台政一年的回忆”
陈诚反对张群使日巧荐董显光之内幕
陈辞公轶事记闻——纪念陈诚副总统逝世三十
周年
吴锡泽
蔡孟坚
冯世欣
*传记文学1993年63卷5期
*传记文学1995年66卷2期
*传记文学1995年66卷3期
抗战初期的陈诚
陈诚与武汉保卫战
有关陈诚与武汉会战的两则史料
我追随陈辞公的回忆
李 也
石方杰
田子渝 吴海晶
吴锡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4期
江汉论坛1995年7期
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2期
*传记文学1999年74卷3—6期,1999年
75卷1—5期
我所知道的有关陈诚的几桩小事
任贤以救亡相地而择守——两广事变和平解决
陈辞修先生对国事的建议
王 普
余传韬
*传记文学1999年74卷4期
*传记文学1999年75卷6期
陈诚与湖北抗战
陈 诚(1898—1965)
陈 诚(1898—1965)
陈 诚
于 丽 田子渝
范济国
姜廷玉等编著
严如平
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3期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180页
台湾三百军事人物第28页
民国人物传第6卷第93页

陈 诚
陈诚的悲欢盛衰
陈 诚(1898—1963)
唯蒋介石之命是从的陈诚
陈 诚(1897—1965)
陈 诚(1897—1965)
不提反共——陈诚遗嘱
朱金元 陈祖恩
傅德华
徐好文等
颜 平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何虎生 潘明忠
民国十将领第359页
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480页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三)第186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第533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28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513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上)第37页
陈 诚(1898.1.4—1965.3.5)
“小委员长”陈诚
陈予欢编著
刘福祥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542页
蒋介石的文臣武将第216页
表达心意

表达心意

将意 抒意 叙意 逮意 达意 达志
表达敬意:致敬
表达谢意:通谢
 公开表达谢意:鸣谢
表达诚意:将诚 通诚 通虔
 向人表达诚意:申款
 向远方的人表达诚意:驰诚
敞开心扉,表达真情实意:开心写意
表达善心:达善
用语言表达心意:设言托意
充分表达心意:畅心(言不~) 尽意
表达出一片赤诚之心:陈诚

☚ 表达意思   表达情感 ☛

陈诚1363—1458

明代西域使者。江西人。永乐十二年(1414),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后与李暹合写《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二书,对研究西域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极有价值。后又两次出使哈烈和撒马尔罕,两次出使撒里畏兀儿地区。还写有92首《西域纪行诗》,是明朝惟一的西域边塞诗。

陈诚

陈诚

明行人。永乐十二年(1414),以吏部员外郎同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等出使哈烈(H-erat,在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东还。永乐十四年再使其国。撰有《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记述西使行程及经历各国情形。

☚ 李文   李暹 ☛
陈诚

167 陈诚1898—1965

军事家,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浙江省青田人,字辞修。1991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科,毕业曾任粤军连长、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1924年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第一连长。1925年3月13日,在第一次东征关键的棉湖战役中,弹无虚发,立首功。第二次东征炮轰惠州北城门机枪阵地,再立战功。1929年7月,在中原大战中,再率部解曲阜围,抢占济南,9月又克复郑州,受蒋介石青睐,升任第十八军军长,建立起“土(十一师)木(十八军)工程系”派系势力。在第五次反共围剿时,于广昌之战中打开了中央苏区大门。在此先后曾主持庐山、峨嵋山、珞珈山等军官训练团,为把非嫡系国民党军统一到蒋介石门下,巩固蒋介石统治而效劳。1935年4月,正式被任为陆军中将。1936年3月,任第一路军总指挥进晋助阎反共打内战。在西安事变中被扣,和平解决被释后,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围攻东北军和西北军,并监视陕北工农红军。1936年9月,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湖北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第九、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军政部长等职,指挥所部参加了淞沪、武汉、宜昌诸役。“八·一三”抗战中死守刘行、昆山一线时,数月内常就衣而睡。解放战争时期,任参谋总长兼海军司令,力主内战,协助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因进攻失败,1947年8月,又兼任东北行辕主任,降为东北战场指挥官。1947年末,在公主屯战役中损兵折将大败。1948年5月,被蒋介石免去本兼各职,6月到上海国防医学院割治胃疾,后去台疗养。同年12月,蒋介石又任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和台湾警备总司令,后又历任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陆军一级上将、两任行政院长、两届副总统、连任国民党副总裁等,是国民党“黄埔系”中的第二号人物。1965年3月5日,因肝癌病故于台北。

☚ 叶剑英   彭德怀 ☛
陈诚

陈诚

明代旅行家。曾多次出使中亚和伊朗。1414年(明永乐十二年),陈诚以吏部员外郎同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指挥金哈蓝伯等出使哈烈、撒马尔罕、失刺思等中亚国家。所到各国,都有玺书、文倚、纱罗、布帛等物馈赠酋长。1416年 (永乐十四年)再度出使哈烈,第二年回国。1420年再次出使哈烈、撒马尔罕、八答黑商等国。陈诚第一次出使归国后,与李暹同撰《西域记》 二卷,上卷 《西域行程记》,下卷 《西域番国志》,通称《西域行程记》。《明史稿》卷一二八傅安传附陈诚传说,每到一国,诚辄图其山川城廓,志其风俗遗产,为 《西域记》。

☚ 王景弘   谢清高 ☛

陈诚1898—1965

字辞修,浙江青田人。蒋介石嫡系将领。曾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军政部常务次长、军委会政治部长、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东北行营主任、参谋总长。1948年底起,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

陈诚1898~1965

国民党军将领。字辞修。浙江青田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国防部参谋总长。1948年10月去台湾,1965年卒。

陈诚

陈诚公元1363—1458年

明朝的西域使者。又名朴斋,字子鲁,号竹山,吉安吉水人(今江西吉水县)人。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广东等处承宣布政司左参议、吏部验封清吏司员外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奉命与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返回后,与李暹合写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二书,对研究西域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极有价值。此后又曾两次出使哈烈和撒马尔罕,两次出使撒里畏兀儿地区,半生奔波于内地和西域之间。他还写有92首《西域纪行诗》,真实而又优美,是明朝唯一的西域边塞诗作。

☚ 王延德   李暹 ☛

陈诚Chen Cheng

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Works:Records of the Countries in Western Regions,etc.

陈诚

明朝大臣、学者。江西吉水人。字子实。洪武中(1368—1398)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司传旨、册封诸事。后迁吏部员外郎。永乐十二年(1414),哈烈(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遣使来贡,命偕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等护送使臣还,兼与沿途诸国通好。次年东返,十四年(1416),奉命再使其国。两次出使,遍历哈烈、撒马尔罕等十余国。因图记诸国山川城郭、志其人情、风俗、物产及行程经过,与李暹共撰成《西域番国志》及《西域行程记》进呈。永乐帝为奖其劳,擢为郎中,后累迁至右通政。著有《陈竹山文集》。《西域番国志》及《西域行程记》两书,为研究明初中西交通史保存了重要的资料。见“西域番国志”(711页)。

陈诚1898-1965

字辞修,别名石叟。浙江青田人。1918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192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在黄埔军校任职。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等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十一师师长、十八军军长。1933年后率部参加对中央红军第三、四、五次“围剿”。1935年任庐山军训团副团长。同年在国民党召开的“五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一直连任到“七大”。1936年“西安事变”时,和蒋介石一起被张学良、杨虎成扣留。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后又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及三青团书记长。后专任军委会政治部长。1940年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3年任援缅远征军司令长官。翌年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军政部长。1946年5月任国防部参谋总长,积极协助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1947年6月以参谋总长兼任国民政府东北行辕主任,主持东北战局。1948年2月惨败后回南京,遭责难,不久辞参谋总长本兼各职。1949年1月去台湾。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实行“三七五减租”。后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1950年3月任台湾国民党当局“行政院”长。同年7月任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在国民党“七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1954年2月任“副总统”,辞“行政院”长职。是年7月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1955年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1957年10月任国民党副总裁。翌年7月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60年5月当选国民党第三任“副总统”。1963年12月辞“行政院长”职,专任“副总统”及国民党“副总裁”。1965年3月5日在台北病逝。

陈诚1896—1965

字辞修,浙江青田人。早年毕业于金华师范学校,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兵科。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副师长,国民党第十一师师长、第十八军军长。为蒋介石嫡系。1933年第四次“围剿”时任国民党军第二路军总指挥。西安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常务次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第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东北行营主任、参谋总长,先后指挥国民党军队向山东、东北解放区进犯。1948年底起,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1965年死于台湾。

陈诚

陈诚

字辞修,别号石叟,浙江青田人,1898年1月4日生。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19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1920年南下赴粤,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2年6月毕业。初在浙军中任职,后任粤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官、连长及大元帅府警卫。1924年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及平定刘杨叛乱。后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第二营营长。1926年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科长,5月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炮兵大队长,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任总司令部中校参谋。不久任预备队第一补充师第三团团长、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三团团长。1927年2月任第二十一师副师长,11月28日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副厅长,后任厅长。1928年4月7日任军事教育处处长,5月28日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兼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警卫军军长,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1929年至1930年参加蒋桂、蒋冯、蒋唐战争及中原大战,因功升任第十八军军长兼第十一师师长。1931年5月任第二路进击军总指挥兼第十四师师长,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中央苏区的第三次 “围剿”。1931年10月4日兼任第五十二师师长。1933年2月任赣粤闽边区 “剿匪” 中央军总指挥,参加第四次 “围剿”,7月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兼教育长,10月任南昌行营赣粤闽湘鄂北路军“剿匪”总部第三路军总指挥,后任北路军前敌总指挥。1934年12月兼任军事委员会陆军整理处处长,1935年4月4日任中将。同年秋在四川创办峨嵋军官训练团任副团长。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5月28日特派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同年6月 “两广事变”发生后,任“讨逆国”第三路总司令,南下广东,9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主任兼广州行营参谋长,9月26日晋加陆军上将衔。1936年12月2日任军政部常务次长兼武汉行营副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10月4日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11月12日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12月3日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1月12日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武汉卫戍司令。6月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及三民主义青年团筹备时期临时中央干事会常务干事兼中央团部书记长。1939年5月2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10月2日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3年2月12日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后回湖北恩施任第六战区司令官,指挥鄂西会战。8月初返回远征军总部,指挥缅北作战。1944年7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1月20日任军政部部长。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1946年5月31日任国防部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9月14日任三青团第二届中央常务干事兼书记长,11月当选为制宪 “国民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1947年2月21日晋任陆军一级上将,4月17日任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委员,8月29日兼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主任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5月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1948年12月30日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委员。1949年1月18日兼任台湾警备总司令,7月9日任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1950年3月蒋介石复任 “总统”后,陈诚任 “行政院”院长。1950年8月5日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常务委员。1954年5月20日当选为“副总统”,11月25日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7年10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副总裁。1958年7月4日任“行政院”院长兼美援运用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任“国防会议”副主席。1960年5月20日连任“副总统”。1963年11月连任中国国民党副总裁。1965年3月5日因患肝癌在台北逝世。著有 《台湾土地改革纪要》。

☚ 陈阿赞   陈宝川 ☛
000041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