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韵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韵部 韵部韵书以同韵的字归为一部,叫做“韵部”。如宋陈彭年的《广韵》分为二百零六个韵部,平水刘渊的《礼部韵略》分为一百零七个韵部,清张玉书奉敕编撰的《佩文韵府》及其后一般的诗韵分为一百零六个韵部。 ☚ 今韵 韵目 ☛ 韵部 汉语韵母的分部。汉魏以后,随着 “反切” 的发明,学者能将一个个汉字的音节分析为 “声”和 “韵”,而将这些 “反切”类集成书,就成为韵书。据《隋书·经籍志》,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李登的《声类》,南北朝时期,“音韵锋出”,但都已失传。编纂韵书,原来是为了写诗作赋的需要,自然要对字韵进行分部归类,同韵的字归在一部,于是就有了所谓 “韵部”。“韵部” 的出现,标志着古人对汉语韵母的系统认识,在音韵学上是一大进步。但是,六朝韵书都已失传,包括对后代影响深远的 《切韵》,现在也只留下了残卷。不过,唐宋韵书都是以 《切韵》为蓝本的,如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 《广韵》就是增广 《切韵》而成。《广韵》分出二百零六韵,这与实际的语音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南宋以后韵母逐渐简化,并出现并韵的风气,结果就产生了 《平水诗韵》那样一百零六韵的分部。这主要是根据隋唐以后的语音即古人所谓 “今音” 而定的。古今语音变化,某一汉字归在哪一个韵部,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唐宋时人,包括许多著名的学者,大都不明白其中奥秘,误以为古今韵读相同。当他们以今音读古代经典如《诗经》、《楚辞》,觉得不能押韵时,就异想天开地发明了一种“协韵” 或 “叶韵” 的方法,说是古人可以随意改变字音以便押韵。如 《诗经·燕燕》: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按照 “今音”读,“南” (nan) 和“音” (yin) 就不押韵,朱熹 《诗集传》就说: “南,叶尼心反。”意思是说,“南” 在这里读为“nin”。这一改音,诗句自然 “协韵” 了。但这种 “改字协韵” 的方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古人并不如此。明代中期,有一位名叫陈第的秀才,早年投笔从戎,位至将军,出守古北,颇受督府戚继光赏识,慨然有长驱远略之志。后戚继光被罢,新任督府只顾私人在边境做买卖,陈第感叹说:“我投笔从戎,须发尽白,思倾洒一腔热血,为国家定封疆大计,而今不可为矣! 我仍回家去做老书生罢了。” 遂解甲归田,以研究古音为乐。陈第著 《毛诗古音考》,破除所谓 “叶韵” 之说,以大量的本证和旁证,来证明 《诗经》 的古韵,并得出古今韵读随时地而变化的结论。陈第虽然未能进一步概括出古韵的分部,但他的结论,却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对古音的看法。清初顾炎武在陈第的基础上,以 《诗经》 用韵为本,参考先秦其它韵文的用韵,对古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将古韵分为十部。后来,古韵的研究成为热门,韵部愈分愈细,愈析愈密,如江永分为十三部,段玉裁分为十七部,至此,上古韵部的主要轮廓已经划出,此后各家不过在此基础上有所增补而已。段玉裁等人归纳出来的上古韵部,与隋唐以后的 “今音” 有许多不同,如支脂之在 《广韵》中可通用,在清代时更是没有区别,段玉裁根据他所总结的上古韵读,非常正确地将其分立为三部。关键问题是,这三部是根据上古的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出来的,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加上当时没有国际音标和语音分析工具,还不能说明它们的不同音值。也就是说,支脂之在上古不属于同一韵部,发音肯定有区别,但区别在哪里,他却说不出来。段玉裁晚年给朋友写信,还引以为憾,说: “倘得闻而死,岂非大幸!” 韵部指古韵学家对古韵文中押韵的字的归类。 一类称作一个韵部。 如: 宋代吴棫把古韵分为9部, 郑庠把古韵分为6部。 后来又推广到先秦典籍中没有用来押韵, 但有谐声关系的字上去。 如: 段玉裁把古韵分为17部。这个词在清代有人也用来指 《切韵》系统韵书的 “韵”。如 《广韵》有二百零六韵。段玉裁就说:“是书依陆氏法言二百六部之旧。” 这里说的 “部” 就等于 “韵”, “二百六部” 就是二百零六韵。 韵部 韵部韵书里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组成一个较大的集团,叫做韵部。上古音的韵部通常简称“部”。如黄侃分古音为二十八部,王力分古音为二十九部或三十部。 ☚ 韵 韵目 ☛ 韵部由韵组成的更大单位。它一般指声调不同的几个韵的组合,有时也指由可以通押的各韵组成的大部类。 韵部 韵部yunbu音韵学术语,利用古诗韵脚归纳而成的上古汉语韵母类别,简称为“部”。对古韵分部的研究始于宋代的吴械,他首先注意到,在《诗经》这类上古诗集里,押韵字的出现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例如“母”字的韵母今读与“父”相近而与“喜”大异,可是在《诗经》中,“母”字却总是用来与“喜”、“止”、“杞”等等这些韵母为i的字押韵,而从来不和韵母为u的字押韵。于是,他便试着把古诗中经常在一起押韵的字都检出来放在一起,就构成了古韵部的雏形。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古韵的分部也越来越精密,同时人们又发现,只要是谐声偏旁相同的字(如“故”和“枯”),其所在的古韵部必然相同。这样,随便看到一个汉字,即使它在古诗中从来不作韵脚使用,人们也不难利用它的谐声关系确定它应属哪个韵部。 ☚ 音韵 纽 ☛ 韵部 韵部Yunbu音韵学术语。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形成的部类。如《广韵》分为二百零六个韵部,“平水韵”包括一百零六个韵部,《中原音韵》只有十九个韵部。 ☚ 纽 字母 ☛ 韵部韵书中将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如《广韵》分韵为206部,《中原音韵》为19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