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韩林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韩林儿?—1366

元末北方红巾军起义首领。原籍栾城(今属河北),出生于永年(今属河北)白鹿庄。韩山童子。至正十一年(1351年)其父牺牲后,他随母隐匿于武安(今属河北)山中,后迁至砀山(今属安徽)夹河。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迎奉至亳州(今安徽亳县)立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中原各地红巾军,一时皆受大宋政权节制,但军政大权皆归刘福通。不久,为元军所败。随福通移驻安丰(今安徽寿县)。后红巾军兵力复盛,龙凤四年(1358年)攻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都城。次年,为元朝地主武装察罕帖木儿所破,退守安丰。龙凤九年张士诚部将吕珍乘机包围安丰,刘福通调朱元璋兵解围。朱元璋解围后,派部将廖永忠以迎他到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名,至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时沉其船,被淹死江中。

韩林儿?—1366

元末红巾军领袖。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韩山童之子,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牺牲,随母逃往武安(今属河北)山中。十五年(1355年)春,被刘福通迎至毫州(安徽毫县),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不久移驻安丰(安徽寿县)。十八年(1758年)五月,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都城。次年秋,兵败退回安丰。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被朱元璋挟至滁州(安徽滁县)。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遣廖永忠接其至应天(江苏南京),途经瓜州(江苏扬州南)沉之江中,宋亡。

韩林儿?—1366

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山童被捕后,他随母逃藏武安(今属河北)山中。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由刘福通攻占毫州(今安徽亳县)后,立为小明王,建国号宋,建元龙凤。后移往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九年(1363年)刘福通战死后,被朱元璋挟至滁州。龙凤十二年(1366年),害死于瓜州江中。

韩林儿?~1366

元末红巾军领袖。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韩山童之子,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牺牲,随母逃往武安(今属河北)山中。十五年春,被刘福通迎至毫州(安徽毫县),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十八年五月,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都城。次年秋,兵败退回安丰。二十三年二月,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被朱元璋挟至滁州(安徽滁县)。二十六年,朱元璋遣廖永忠接其至应天(江苏南京),途经瓜州(江苏扬州南)沉之江中,宋亡。

韩林儿?—1366

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山童死,随母逃至武安(今属河北)山中。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春,被刘福通迎至亳州(今安徽亳县),拥立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不久,元军围攻亳州,他退驻安丰(今安徽寿县)。十八年(公元1358年)夏,福通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建为都城。次年秋,汴梁失守,退居安丰。二十三年春,张士诚部将吕珍来攻,他被朱元璋挟至滁州 (今安徽滁县)。二十六年,朱元璋使人迎赴应天(今江苏南京),在渡江时将他沉于瓜洲江中溺死。

韩林儿?—1366

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子。山童被捕,他与母杨氏逃奔武安(今属河北),匿居砀山夹河,至正十五年(1355),刘福通迎他至毫州(安徽亳县)立为帝,国号宋,改元龙凤,号小明王,任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刘六知枢密院事。未几,刘福通杀杜遵道,丞相改由福通为之,掌握实权,他徒拥虚名。毛贵、赵均用、朱元璋等部名义上亦奉他为主。龙凤四年(1358)移都汴梁(河南开封),次年退居安丰(安徽寿县)。九年,安丰被张士诚部吕珍袭取,朱地璋迎他至滁州(安徽滁县)。十二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溺死于瓜步江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