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韩儒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韩儒林1903—1983河南舞阳人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历史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3年赴比利时鲁文大学留学,后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受业于东方学权威伯希和,最后又至柏林大学攻读东方文字。1936年归国后先后至辅仁大学、华西大学、中央大学任教授。除任教外,潜心研究蒙元史和西北民族史。他通晓多种东西方文字,熟悉并借鉴外国东方学家的成就,善于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其主要著述如《成吉思汗十三翼考》、《蒙古氏族札记》、《蒙古答刺罕考》、《元代阔端赤考》等,多注重名物制度的考释。他利用波斯文等史料与汉文史料直接比勘,相互校订,纠正了洪钧以来元史著作中的许多错误,弄清了前人未能解决的许多重要问题。其研究成果代表了中国蒙元史研究的一个阶段性进步。此外,他在突厥史、西藏史、中西交流史等方面也均有建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等职。他创办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主编高校教材《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元史分册》;创办《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发表专著《元朝史》,晚年又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编委会副主任。并先后选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元史研究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副主席等。除专著外,其部分论文已收入《穹庐集》出版。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河南舞阳县人。193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修历史,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赴欧,先后入比利时鲁文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柏林大学专修蒙元史、西域史及东西方语言,尽得欧洲东方大学家真传。归国后,历在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华西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任教,担任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央大学边政系主任。解放后,长期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一度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曾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元史研究会会长、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副主席。长于蒙元史、中国西北民族史研究,通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善于运用中国传统考据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解决蒙元史上许多较繁难的问题,与同时代学者翁独健、邵循正在三、四十年代各以突破性的论著把中国蒙元史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著述甚多,曾主编《元朝史》,并自选生平所撰有关蒙元史、北方民族史、西藏史、西域史、史论随笔等五大类著作共60余篇,编为《穹庐集》问世。逝世后,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诸门生后学,又增选若干篇遗文,合《穹庐集》编为《韩儒林文集》出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