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 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言论或文章能切中要害,说理透彻、深刻。(鞭辟:鞭策,激励。里:内部,里层。)〈例〉这部作品的深刻性在于,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农村家庭关系的描绘,向人伦、道德领域做了鞭辟入里的发掘。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对封建社会一些文人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辨析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精辟透彻的意思;都用作褒义;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鞭辟入里”常形容言论、文章、学识等;多用于书面语。“入木三分”常形容见解、议论、书法笔力等;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异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指学习要学得切实。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朱熹注引程子曰:“学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今多用以形容言论或文章能切中要害,能透彻说明问题。 例 苦思才能剥茧抽丝,鞭辟入里,处处从深一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朱光潜《作文与运思》)《乡音》这部作品的深刻性在于,透过人们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农村家庭关系的描绘,向人伦、道德领域作了鞭辟入里的发掘。(黄式宪《〈乡音〉断想》) 入木三分 形容笔力遒劲。语出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后多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例 以上形貌只用了几根淡若无痕的细线信手勾成,而破衫烂裤,以浓墨破锋,拖泥带水,纵扫一气,便把一个疯疯颠颠放浪形骸的禅宗大和尚挥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聂危石《漫谈中国画》三)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唐弢《琐忆》) 同 都可以形容言辞犀利或文章见解深入。都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