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都卢寻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都卢寻橦

汉代百戏节目,亦简称都卢或寻橦,指顶竿、爬竿或各种竿上表演技艺。其源盖由上古先民尤其是南方各民族上树采摘果实的种种动作演化而来,到了汉代,始形成精绝一时的百戏节目。据《汉书·西域传》载,汉武帝大力开发四边交通,曾“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殇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晋灼注云:“都卢,国名也”,关于都卢,《汉书·地理志》说即“夫甘都卢国”,乃今缅甸北部一带,都卢是今缅甸得楞族的汉称。唐颜师古注《汉书》说:“都卢国人劲健善缘高”,也许正是由于都卢国林茂竹繁,其人善于攀缘作技,所以汉代人们便将各种竿上技艺径以名之,或当时亦有都卢国杂技演员曾入中原献艺,故流行此名。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提到“都卢寻橦”的表演时曾描述说“侲童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譬陨绝而复联”,将马戏车杆上演员惊险奇妙的技艺描绘得令人叹绝不已。这种高超的表演,不仅见于文献记录,汉代画像石及墓室壁画提供了众多形象生动的实物资料,可以再现当时演出的精采场面。汉代的都卢寻橦表演,有额上顶竿,如四川郫县出土汉画像石所刻一女伎长裙曳地,头顶长竿,两手张开以求平稳;有以手托竿而杆上再由人表演,如江苏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刻有一人弓步手托长竿,竿上一人以足蹬竿,左手卡腰,右手高扬,十分生动;也有一竿多人献艺,如山东肥城孝山堂石刻,地上树立一竿,竿上置一横竿作丁字状,其上一人手抓横竿倒立,两人或作单臂引体向上,或头朝下作倒勾双脚动作。再如山东沂南北寨出土的都卢寻橦图,一男子赤膊袒腹,额顶十字竿架。那横竿两侧各有一演员,腿挽横竿,双臂后伸,作林鸟欲飞之状,动作十分飘逸。而竖杆顶端,则置一活轮,轮上一人俯卧,以腹部旋转活轮,然后舒展长袖,回环卧舞,整个表演编排新奇,动作惊险,真是巧妙之至。最为精采的是河南新野出土的马戏戏车石刻中的车上竿技,演员能在奔跑的戏车车竿上张开双臂,仅凭两脚倒挂平衡,再现张衡《西京赋》所描述的场面,“橦末之技,态不可弥”。

都卢寻橦dūlú-xúntóng

〔主谓〕 都卢国的人善缘。汉·张衡《西京赋》:“~。”
△ 用于缘分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