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鞍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鞍鼻saddle nose系鼻部的一个体征。由鼻骨塌陷呈鞍形而得名。家族性由遗传而致,外伤性较多见,梅毒、麻风等疾病造成鼻骨破坏亦可引起鞍鼻。临床表现:严重者影响通气及鼻旁窦内分泌物引流,而发生继发感染。治疗:由外伤引起者需整复鼻骨,由梅毒等引起应治疗原发疾病。 鞍鼻 鞍鼻鼻梁外形扁平,或向内塌陷凹入呈马鞍状,称为鞍鼻畸形。重度畸形,还有鼻长径短缩,鼻尖低并向后仰,致鼻前孔朝前上方,出现碟状脸畸形。鞍鼻主要系由于构成鼻支架的鼻骨和中隔的破坏所致,或还有鼻腔内壁粘膜损伤后瘢痕挛缩的合并因素存在。造成支架破坏和内壁损伤的原因,有鼻外伤,鼻中隔弯曲矫正手术不当,或由梅毒、麻风等特异性感染,或严重化脓性感染等。也可因先天性鼻骨、中隔软骨发育不良所致。鞍鼻畸形多只有损容貌,但如有严重中隔弯曲增厚变形,或内壁的严重瘢痕挛缩,也可妨碍经鼻呼吸的通畅和影响发音。 图1 鞍鼻畸形髂骨移植修复术。 因鼻腔粘膜及中隔支架较广泛破坏后形成瘢痕挛缩所致的鞍鼻畸形,如鼻外皮肤完好时,也可用组织移植充填法矫正,但需先期行皮瓣手术修复鼻腔内壁。暂将鼻小柱由其基部切断,以利鼻腔内部的显露,便于操作。充分切开或切除瘢痕组织,彻底松解挛缩,以恢复鼻的正常形态。鼻内壁的创面,可就近以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移转修复。如所需面积较大时,可从两侧鼻唇沟切取皮瓣,互相缝合,即可满足需要。鼻小柱仍缝回原位(图2)。也可用前额正中岛状皮瓣经鼻梁切口向下翻转移植至鼻内修复创面。第二期手术,行组织移植充填以完成鞍鼻畸形的最后矫治。 图2 鞍鼻,鼻腔内壁瘢痕切除,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创面 内嵌植皮假体支撑法 适用于支架结构和鼻腔内壁都有严重毁损所形成的重度鞍鼻,并呈现碟状脸畸形,但鼻外皮肤尚较正常时的整复。手术原则,为经口腔前庭相当于梨状孔下缘部所作的牙槽沟横切口,通入鼻腔,沿梨状孔周缘切开紧贴邻近的上颌骨骨面剥离,并切除鼻腔内壁的瘢痕组织和残留鼻棘。用纱布填充所剥离的腔穴,以观察鼻部和颜面是否已经恢复正常形态,和暂时压迫止血。切取中厚皮片,肉面朝外,裹在预先缝制的内填纱布碎块的纱布袋上,并缝合皮片相接合的边缘固定。将其由牙槽沟部的切口植入剥开的腔穴内,用以衬覆全部创面。也可用牙印模胶固定的内嵌植皮法。皮片存活创口愈合后,即制作丙烯酸酯假体,并尽早经牙槽沟部切口所形成的瘘孔置入鼻腔内支撑,以防止皮片的收缩,和保持良好的外形。假体上有孔洞通道,不妨碍经鼻呼吸,并藉卡环与上颌牙齿固定(图3)。其后,每日可按时取出假体,于清洗后即时放回。 图3 重度鞍鼻畸形,内嵌植皮假体支撑法修复 ☚ 驼峰鼻 鼻外伤 ☛ 鞍鼻 鞍鼻saddle nose又称“塌鼻”。鼻骨部位扁平,甚至塌陷,形如马鞍。是由于鼻部软骨或骨部发育不良,或某种病因使其破坏而使鼻梁失去支架作用所致。见于先天性鼻骨或中隔软骨发育不良、外伤、鼻中隔手术后遗症、感染、特异性感染及呆小病等。 ☚ 鼻赘 塌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