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的货币
泛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发行和流通的货币。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了兑换券,称为中华苏维埃货币,人们简称“苏币”。1932年7月开始发行。面额分为5分、1角、2角、5角、1元5种,以及银币和铜质两种辅币。其中1元券正面印有列宁像和“凭票即付银币壹元”字样。主要流通于中央革命根据地。其他各革命根据地银行都以各自的名义发行过货币,都简称“苏币”。建国后,苏币均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人民币兑换收回。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银行也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如西北农民币、陕甘宁边币、冀南币、北海币、华中币、陕甘宁贸易流通券、晋察冀边币、浙东银行币、光洋代用券等等,建国后这些货币停止流通,按一定比价兑换成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