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堂宋欧阳修室名。非非,动宾结构,谓否定错误的。《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先,引导。和,响应。是是,肯定正确的。知,同“智”。欧阳修自作《非非堂记》:“权衡之平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在乎人,耳司听,目司视,动则乱于聪明,其于静也,闻见必一审。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夫是是近乎谄,非非近乎讪,不幸而过,宁讪无谄。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观之,未若非非之为正也。予居洛之明年,既新厅事,有文纪于壁末。营其西偏作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朝夕居其中。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思虑无所不至焉。故其堂以‘非非’为名云。”(见《文忠集》卷六三)室名寓改过日新之意。 [附目]明杨慎有《欧阳公〈非非堂记〉》文(见《升庵集》卷五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