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相对于群体化传播媒介而言的传播范围较小、受众规模有限的传播媒介。1980年由美国未来学家阿·托夫勒提出。他认为,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时期传播媒介的特点是群体化,各种形象、手势、明星、商品等等,都是传播符号集中生产的结果。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时期传播媒介的特点是非群体化。由于信息流动大大加速,飞进大脑中的思想、信念每天都会受到挑战和对抗,然后又突然消失,名人像秋风中的落叶在意识中一闪而过,互相矛盾的政治和道德口号不断袭来。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化的传播媒介被削弱了,大型日报的读者在减少,大范围综合性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也在减少。非群体化的传播媒介盛行起来,地方性小型专业报刊、专题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越来越多,人类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变化将改变人们的日常信息结构,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思想发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