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独立运动
非洲大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二战结束时,非洲政治版图上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独立国家,其余占非洲总面积92%以上的地区仍是英、法等殖民者统治地区。在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鼓舞下,在亚洲民族独立,尤其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影响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它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1) 1945—1958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逐渐兴起。1961年利比亚成为二战后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1955年万隆会议所倡导的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万隆精神”,更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的发展。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相继独立,加纳和几内亚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法语黑非洲率先宣布独立。(2) 1958—1963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有24个国家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它们是: 阿尔及利亚、贝宁、布隆迪、多哥、刚果、加蓬、喀麦隆、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索马里、乌干达、科特迪瓦、扎伊尔、中非、乍得及南非。1960年即有17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宣告独立,其中11个是原法属殖民地,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3) 1963年—70年代中期,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1963年5月,31个独立的非洲国家成立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的成立是非洲国家和人民走上团结合作,共同反帝反殖道路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又有肯尼亚、赞比亚、冈比亚、马拉维、斯威士兰、莱索托、博茨瓦纳、毛里求斯、科摩罗、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5国独立。其中5个是葡属殖民地,7个在南部非洲。(4) 70年代中期—1990年3月: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最终胜利。1976—1980年,塞舌尔、吉布提和津巴布韦先后独立。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共和国正式成立。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殖民化进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标志非洲大陆非殖民化历史使命的完成。